公告版位

冥想110  

救世主不在外面,真正的救世主就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外面的『救世主』都是COPY版的,透過各種方式不斷提醒我們自己才是救世主是祂們(COPY版)唯一存在的意義。
與其耗費我們的人生去追尋COPY版的救世主,不如好好的往自己的內在探索吧!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個真正原版的救世主,祂多麼渴望我們趕快將祂喚醒,如果說生命是有意義的,那麼就此用你我的深情,即便生生世世也要下定決心把祂喚醒!祝福大家!朋友們,聖誕佳節,平安喜樂!

天琳   2014/12/24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冥想097  
祂一直都在...
只是我們不斷錯過了祂的在...
所有的有為修行方式並不是要去創造祂的"在"..
而是讓我們終於發現.看到原來祂一直都在啊....
天琳 12/21
~~~~~~~~~~~⋯⋯
【真正的修行從安住於自然狀態開始】
<阿迪亞香提>

那個我想要得到的平和與寧靜早就在那兒了。
我需要做的只是停止試圖獲得它們的努力。
⋯⋯
在真正的修行中,我們從隨順萬物、如其所是這一基礎開始。在真正的修行中我們不是趨向自然狀態,或者試圖創造一個自然狀態,我們起步時就從自然狀態開始。這就是多年之前當我開始放下那個修行者、那個控制者的時候,當我坐下來只是隨順萬物、如其所是的時候所獲得的領悟。我很快認識到的是,那種我想要得到的平和與寧靜早就在那兒了。我需要做的只是停止試圖獲得它們的努力。我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坐下來,允許我的經驗如其所是。

就像大部分人一樣,我坐著有時候感到美好而平靜;也有些時候我會煩躁、不安和焦慮;有時候我會悲傷,也有些時候我會快樂。我坐著的時候感受到所有那些不同的人類情感。我領悟到的是,當我允許我的經驗如其所是,而不去作出改變它的努力,就會有一種存在的自然狀態開始從底層湧到意識中來。一種未受污染的、非刻意而為的意識狀態開始生起,它極為簡單、極為自然。我把它稱為意識的天真狀態,因為它並非來自於努力或訓練。我發現,我們的自然狀態不是意識的一種轉化狀態。這麼多人都將修行跟轉化了的意識狀態聯繫在一起,但這是對於修行潛質的一種很大的誤解。我在這裡講的這個潛質就是開悟,悟到你和萬物真正是什麼,悟到萬物一體。我們被教導說,或者我們假設說,領悟到萬物是一體的、領悟到你不是分離的就是進入一種意識的轉化狀態。不過,真相正好相反。領悟到萬物一體不是一種意識的轉化狀態。它是意識的一種未被改變的狀態,是意識的自然狀態。作為對比,其他萬物恰恰是一種轉化狀態。

在我們想到修行的時候,我們需要放下這樣一個觀念,認為開悟是一種我們可以透過某些方法獲取的意識的轉化狀態。實修者都知道,如果你修行得足夠用功,修行時間足夠長,你偶爾會進入到意識的轉化狀態。它們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快樂是一種意識的轉化狀態,悲傷是一種意識的轉化狀態,抑鬱也是一種意識的轉化狀態。當然,還有各種意識的神秘狀態:跟宇宙合而為一是一種意識的轉化狀態,感到自己意識的擴張也是一種意識的轉化狀態。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各樣意識的轉化狀態。大部分人都認為開悟是某種意識的轉化狀態。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開悟是意識的自然狀態,是意識的天然狀態,是那個沒有被頭腦的運動所擾亂的、沒有被頭腦的操控所污染的狀態。這就是開悟的真正含義。我們不能透過操控達成我們的本性,我們不能透過試圖改變而超越那個我稱之為虛假身份的自我,我們只有透過聽任自己從一開始就安住於自然狀態才能將意識從對思想、情感、身體、頭腦和人格的認同中醒悟過來。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片0804  
海賊王作者其實是領導關係大師-
魯夫有什麼特質,能讓夥伴們死忠追隨?
作者關鍵評論網    文:Dana 2014年11月17日

開始接觸人際關係這塊之後我才深深地覺得,原來《海賊王》(One Piece)作者尾田榮一郎除了會畫畫、有幽默感與超能的想像力之外,原來他還是領導關係大師。雖然《海賊王》內沒有描述太多男女之間的關係,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相通的。讓我忍不住想從不同角度,再來看一次這傑出的演說。
要得到別人的信任,不是一個人的能力要多強,而是一個人的格局能有多大。⋯⋯

如果說一個值得信任的人能夠把別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前面,那麼我覺得這個說法只有一半對。
我認為一個人若懂得尊重/愛別人,前提是他一定也懂得尊重/愛自己。一個人並非把別人的利益擺在自己前面,而是把時間軸拉長來看,先給予對於所得到的東西,一定比只是接收的人來得更多。所創造的是雙贏,而不是犧牲任何一方的利益。

一個值得別人信任的人一定會先給予別人自己的信任,值得別人信任的人能夠給予別人的東西一定比較多。他沒有匱乏,沒有恐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才有強大的力量。我在看《海賊王》的過程中,發現魯夫如何贏得每個人的尊敬與義無反顧的追隨,他一開始給予的,就是每個成員很堅定的「信任與接納」,甚至在成員相信自己能夠忠誠或是有能力之前,就相信他們是值得自己信任的人。

並且對於對方的狀態有深刻的理解,魯夫從來不用「標籤」看人。魯夫看穿了娜美的武裝、騙人布愛騙人卻善良的性格,以及索隆、香吉士的「義」的信念。即使羅賓的背叛,他也深知羅賓的內心渴望,並且給予強大的力量讓她能夠卸下她給予自己的罪。魯夫給予夥伴完全的自由,去發揮自己的長處以及達成自己各自的目標,從來不責怪、不質疑。他讓所有的夥伴感到如跟家人相處一般的安全。

有人說,One Piece其實就是「One Peace」。魯夫的性格,不去記恨,所有的情緒都來自於夥伴的遭遇,他不容許自己的夥伴有任何的利益被犧牲。但對於自己的事情,似乎都是笑笑隨便就好,他所在乎的就只有吃肉(笑)。
即使跟敵人交手過,他也不去計較過去的任何事,下次見面仍然能夠談笑自如,讓原本看似邪惡的敵人也無法跟他對立起來。面對過去幫助過自己的人和單純善良的人,魯夫從來就不曾忘記。如果有更遠大的目標與信念,皮肉、情感上的事情他可以輕易拋卻。他深知自己的目標,就是成為海賊王,堅定不移。

我記得我曾經看到一話,我不太記得是誰,但他震懾於魯夫的特質,並不是多強的攻擊或是招式,而是能夠「收服所有人」的那種堅定的意志力。和平,可不是堅持什麼善與惡就能得到的,任何堅持的「正義」或是「邪惡」就會成為對立,對立則無法達成和平的目的。
海賊王讓我知道,沒什麼是絕對的善與惡,那些滿口「正義」的人某種程度上是打著正義的旗幟在作威作福,合理化自己不合理的行為。真正懂正義的人,不會堅持事情只有一種做法、一種看法,而是順勢變化。
羅傑在死前仍然能夠笑得出來,我想他理解,「人生到頭來,無足輕重。」(Ultimately,nothing matters.)就像是日出與日落一樣,人生的來與去就是如此,不需過度悲傷或歡愉。

《露西》(Lucy)這部電影裡有句台詞「我們從來不曾死過。」(We never really die.)肉體只是承載我們精神與思想意念的一個載體;死亡,只不過是轉換另外一個能量形式在流動。所以,他笑,笑世間的人對於愛恨情仇如此的執著,但其實放大來看,什麼都不重要。
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連木村拓哉都這麼愛《海賊王》吧 XD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性024-8  

除了我們自己,問題不可能是別人,
生命無法重播,每一刻都是Live現場直播,
不能重來的人生,每個人都要學會自我負責。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我們都是宇宙中的小泡泡,
  泡泡有美有醜有大有小,
  不管大小美醜,大家都是泡泡..(^_-)
你是哪一顆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detailpage&v=KMrvR836TFI&app=desktop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性159  
以鏡為師

徒弟擦一面鏡子,邊擦邊說:「這鏡子可真是賤貨,
幾十元買了這麼一大面!」
師父笑著說:「你可別小看了這鏡子啊!它可以當你的老師呢。」
「哦?」徒弟也逗趣說:「不知這鏡子老師將何以教我啊?」⋯⋯
「不管什麼東西,只要放到鏡子前面,它都映得出嗎?」師父問。
「當然」
「那麼東西移開後,鏡子裡還留有餘影嗎?」師父問。
「那怎麼會呢?」
「這就是智慧啊!」師父說:「這叫"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徒弟,你在生活中能到"事來則應,事過即忘"嗎?」
「不能。」徒弟說「「想不到這鏡子還有點門道,還有嗎?」
「多得是。」,師父說:「比如孔孟先師或帝王將相來照鏡,
你說鏡子會因為高興加倍細心嗎?」
「不會. 」徒弟答。
「如果乞丐、棄兒來照鏡,鏡子會因厭惡而應付了事嗎?」
「不會。」
「這就叫"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又叫與聖人居而不喜,
與凡夫居而不憂,你做得到嗎?」師父問。
「做不到!還有嗎?」徒弟興沖沖地問。
「當甲物體正在照鏡子時,鏡子會一邊照甲又一邊惦念乙嗎?」
「不會。」
「這叫把握當下,而無所住。你做得到嗎?」
「做不到!還有呢?」徒弟窮追。
「鏡子映現紅色物體時,其本身會不會也變成紅色?
映現綠色時會不會本身也成綠色?」
「不會。」
「鏡子本身雖不變色,卻仍能紅來現紅,綠來現綠,是不是?」
「是,這叫什麼?」徒弟問。
「這叫"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你做得到嗎?」
「做不到,還有嗎?」徒弟還不解渴。
「鏡子映人,映物、映狗、映水、映火、而本身玻璃的本質卻始終
不變,這叫做"體不動而用常顯。用常顯而體不變"你明白嗎?」
「明白了。」徒弟感嘆地說:「想不到一面小小的鏡子,
竟蘊含了這麼多道理!真是物物皆可為師。

文章來源:網路分享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性149  
和大自然對話容易讓人看見真實的自己,
它永遠都只是『在』、、、
在傾聽我們的話語,在照見我們的瘋狂,
面對我們的喋喋不休,
它總是默默無語,從來只有寂靜,
喜歡大自然的『在』,看見真實自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tgqdBRcmFk

天琳   2014/12/5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性117  
一份自他關係劇烈衝撞的背後,通常都是生命的重要轉折,
每件事的發生必有其意義,我們不須為外相迷惑!
有些事情或許你在此時看起來好像是失去的,最後可能會是一種得到,
而你認為是得到的反而卻是一種失去,
現象界中,我們永遠都是在這得、失之間擺盪!
人世間得、失的折磨歷煉也都只是給我們【看見自己】,⋯⋯
透過這些頭腦意識心認為的『得到或失去』,
我們終將看見真實的自己!

當一個人能夠和真實的自己相遇,
你會看到那『得與失』都是你,也都不是你,
所以本質上,哪裡又有什麼真正的得與失呢?
因為得到而喜悅,因為失去而悲傷,
這些都是屬於個別自我身心五蘊的自然生滅變化,
如果已經知道本質上從來無有真正的得與失,
那麼我們到底又是因何而悲?因何而喜呢?是吧!
而能夠看清此生命本質的人,心中除了寂靜又還能有什麼?

天琳  2014/11/30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牽手  
不知在哪看到的很具深意的一句話和朋友們分享!『放下總想幫助別人的想法,也許,你比他更需要幫助』。是這樣沒錯,自我的確很需要他者的幫助,從現象世界的角度看去,我們自以為幫助別人的,其實在心靈世界看來卻是別人在幫助我們。我們真的很需要他者的幫助,因為祂總是透過萬有一切讓我們產生慈悲心、歡喜心、憤怒心、仇恨心、恐懼心、、、好給我們照見真我!感恩來到我們生命中所有的人事物,不論好壞,你們都是風箏的線,循著這線,我知道我將找到風箏,我必到達彼岸,謝謝你們!   2014/⋯⋯11/28

YOU RAISE ME U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4RojlDwD07I

When I am down and oh my soul so weary
每當 我心情低落,我的 靈魂如此疲憊
When troubles come and my heart burdened be
每當 麻煩接踵而來,我的內心苦不堪言
Then I am still and wait here in the silence
然後,我會 在這裡靜靜的等待
Until you come and sit a while with me
直到 你出現陪我坐一會兒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有你 的鼓勵,所以 我能攀上的高山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有你 的鼓勵,所以 我能橫渡狂風暴雨的大海
I am st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我是 如此堅強,當我 倚靠著你時
You raise me up....to more than can be.
因為 你的鼓舞....讓我 超越了自己.
There is no life, no life without its hunger
沒有 任何人的人生,可以 不經歷痛苦
Each restless heart beats so imperfectly
每一 顆躍動不停的心,是如此不完美
But when you come and I am filled with wonder
但當 你出現,我的 生命便充滿驚奇
Sometimes I think I glimpse eternity.
有時 候,我以 為我看見了永恆
You raise me up....to more than can be.
因為 你的鼓舞....讓我 超越了自己.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性424  
 
明知自己的隊伍已經是這場大隊接力的最後一名了,
這位小朋友還是盡情邁力地往前奔跑,
名次輸贏都是由頭腦定義的,
不斷的往前走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
人生不也如此....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性136  
人世間的業有極大部份都緣起於自我與他者的關係,
因為某種連結關係會讓我們對他者做出這樣或那樣的事,
於是便造就許多精彩的人生故事,
這幾天連載了幾篇Sri Bhagavan
論及有關人與人關係的系列文章,
主要是想和朋友們分享、照見自他關係的本質,⋯⋯
自他關係可以說是每個人生命中的重要課程,
一個人如果能從自他關係活出自在圓滿,
此人若非聖人,我想應該也算是位準聖人了!
祝大家周末愉快...幸福自在..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性304  
Sri Bhagavan:
【當錯的是別人時,為什麼我要寬恕他?】

如果你無法寬恕,你就會毀壞自己。所以寬恕別人,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大多數外在世界的問題,都是你的傷痛所引起的,內在的傷痛會造成外在的問題。如果一個人沒有寬恕,他的內心會一直承載著另一個人,那個人就控制了他的生命,雖然他們離得很遠。當一個人無法忘懷某個情境或人,無論他試著做什麼,過去都會持續縈繞在腦際,他會一再失去頭腦的平靜,無法有效率的工作。此外,當一個人有強烈的傷痛,奇妙的是,無論他去到哪裡,都會⋯⋯遇見同類型的人,直到傷痛消失為止。舉例而言,你討厭易怒、愛挑剔的人,因為你有一份傷痛。在你的生命中,你就會遇見脾氣不好、愛挑剔的人。直到你完成了這個學習,生命都會持續發生類似的情況。

一個人一旦全然經驗了痛苦與傷害,傷痛就會消失,寬恕就會發生。這要如何做到呢?不是逃避痛苦,合理化傷害,對痛苦冷漠,而是去經驗痛苦。要經驗痛苦,就要去經驗痛苦的一切,它在那裡,那就是痛苦。對於痛苦在生命中的存在,完全沒有任何藉口或理由。唯有透過這樣的觀點,一個人才可以實際經驗痛苦。當一個人全然經驗痛苦時,寬恕就會發生。

寬恕是個內在的過程,它不應該與一個人在外在世界可能採取的實際行動混淆。你需要做的是去經驗內在的傷痛與憤怒,當你經驗時,你就會得到平靜,於是你就可以沒有任何內在的怨恨或批判的,對外在情況做出自發性的反應。你必須記住,任何出自於傷痛或批判的行動,只會導致更悲慘的情況。因此,當一個人在內在經驗痛苦的情況時,他在外在世界也可以很有行動力。

僅在心智上瞭解這點是不夠的,合一的教導必須落實在生活中。最初可能有一點困難,但是你必須找到竅門,你就會很享受做這件事。因為外在世界上僅是反映了內在世界,強烈的情緒,例如傷害或仇恨,會導致財務問題、健康問題與人生中的失敗。當一個人瞭解缺乏寬恕所導致的嚴重損失,他就會瞭解寬恕的必要性。當你寬恕時,奇蹟就會自然發生,恩典之門就會開啟。

全文摘自:
《愛,從接納自己開始:發現愛,深入關係,到與萬物合一的旅程》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性330-1  
Sri Bhagavan:
「關係是一面鏡子,反映你內在的傷痛」

在我們的整個生命中,我們與許多的關係連結,例如與父母、伴侶、孩子、朋友、同事及其他人的關係。在關係裡,我們全部的情感都會展現出來,無論是正面的或負面的,快樂的或不快樂的情感,連結的關係都會反映出我們的內在,幫助我們覺知到自己。

我們總是認為自己在關係中的傷痛是別人造成的,尤其是當你覺得自己受到批判時。你一定遇過激怒你的人;你的傷痛確實在影響你,創造出你所有的情況。如果它已經成為你生命中的模式,如果你覺得有一⋯⋯個傷痛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那它肯定與其他人無關。無論你喜不喜歡,你的成功與失敗,特別是你的人際關係,都被你的過去所限定。

被我們刻意忽略或壓抑的傷痛,或者我們沒意識到的,但確實在內在影響著我們的傷痛,往往都會在關係中浮現。這就是為什麼關係是認識自己非常有效的工具。巴觀說:「生命是認識自己的探索。」要認識自己,你需要一面鏡子,關係就是你的鏡⋯⋯子。每一段你與別人的關係,都反映了你自己的某個面向,它要不是反映出你真正的樣子,就是反映出你有傷痛的面向,或你所憎恨的面向。

當你與親愛的人、伴侶、子女、父母、朋友或商業夥伴起了爭執時,你真正在對抗的是──你自己的陰影自我,你將它投射在那個人身上。你有沒有注意到人們會批評朋友或工作場所的同事:「我討厭他這麼做,我討厭他做事的方式。」其實,我們真正討厭的是我們無意識陰影自我的那一面,也就是我們內在的創傷;這部分通常是被壓抑的,現在被激發了。每當按下這顆「按鈕」,我們的陰影部分就被刺激了;我們身邊的人反映了這點。通常我們不希望看見它。

你越是忽略創傷,你就越被它耗盡;因為它會一直纏擾著你,讓我們一直被思緒所占據。如果你可以將注意力放在創傷與痛苦上,傾聽它、經驗它,它就會消失了。舉例來說,你現在感到悲傷,覺知到悲傷的存在,接納它,允許自己去經驗那份悲傷。除非悲傷被認出來並且承認它,否則不會轉化與移動。

巴觀說:「當你面對自己的陰影自我,接納自己時,你內在的衝突就消失了。當衝突消失時,就會有能量。當有能量時,就會有喜悅。」消除持續的衝突是一項內在的工作,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不斷在自己內在進行的。

摘自:「愛,從接納自己開始」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性018-1  
Sri Bhagavan:

接納自己,就是去擁抱自己內在的黑暗面,面對自己內在各種不舒服的感覺,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當你去看見自己內在的傷痛時,一開始,你會覺得非常痛苦,很想逃開;但如果可以試著與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待在一起,它就會逐漸的化解。每一次你經驗自己內在的痛苦,它就會一點一滴的消失。當不再恐懼看見自己的負面情緒,越來越能夠面對它、覺知它、經驗它,與它待在一起時,這些負面情緒就會逐漸離開,不再困擾我們。

當內在的傷痛逐漸消失時,你會發現對自己感到越來越自在;因為你再也⋯⋯沒有什麼需要去隱藏的了,也沒有什麼需要去閃躲的了,你就能自在的做自己。當可以自在的和別人相處時,你很容易就可以與人們連結,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係。

你的每一個關係都會自然的改善。並不是因為你刻意去做什麼來改善關係,而是你的那份喜悅擴散開來,使得原本關係中存在的問題,不再是問題了。許多關係發生問題,都是由於對彼此的批判,造成了關係之間的傷痛。當我們接納自己時,自然就可以接納別人。對人有更多的寬容,能欣賞他們的獨特性,不再去批判別人。如果你細心觀察,會發現你對別人批判的地方,總是來自於你對自己的批判之處,也就是沒有接納自己的部分。別人的特質或行為,一再喚起了你內在的某些恐懼或傷痛。你內在那些不舒服的感覺,導致你轉而想去批判別人,這也造成了他們的傷痛,因而破壞了彼此之間的關係。摘自:「愛,從接納自己開始」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96  
愛的修行:你腳踏在哪一步?(作者:一念行者)

問:**法師說,愛是最快的途徑,也是最危險的途徑,是這樣嗎?基督教的也說,我們的本質就是愛,您以前不也說,大膽的去愛吧!是這樣嗎?

佛教的經典裡,說菩薩們出現在世間,以其「大慈大悲」教育和指導眾生,我注意到它沒使用「愛」這個詞。我想這是有原因的,因為「愛」這個詞,不易將其和「愛欲」、「情欲」分清,甚至在一些人那裡,愛就等於愛欲、情欲。
⋯⋯
然而,能夠使人解脫、快樂自在的愛,卻不是情欲或愛欲似的。從世間到出世間,愛有三種情況或次第:

一是:我愛某某。這種愛有明顯的指向性,它是特定的、原因式的。它帶給人們的往往是更多的妄想、執著,它常常把你帶進無明、無覺知,帶入水火的世界。讓你苦樂參半,甚至對一些人來說苦遠遠大於樂。這是愛欲、情欲。這種愛加強我執。

二是:我愛。這種愛沒有特定的物件,它不再是需要原因的。他的愛能夠平等的對待萬物。如同他把自己變成了一口愛的清泉,他愛的能量汩汩流出,不需要外物吸引,它流出來並能平等的流向萬物,不因物件而有差別。這種愛消除我執。

三是:愛(我)。這個時候,不再有人存在,僅有愛。愛就是我,我就是愛。我與愛成一、成空。這種愛無我。

第一種愛是世間凡夫的愛,第二種愛是大乘菩薩的愛,第三種愛是世間佛的現行。第一種愛是手持的火把,如果你持久了或持之不當,會燒你的手;第二種愛是冬夜原野上的篝火,它能給靠近的人光明、溫暖;第三種愛是純粹的光,它如天上的太陽,利益萬物而無我。

對於第一種愛,佛菩薩們從來不鼓勵,甚至有的還教匯出離。因為那是苦的因。沒有攝受修行的人,沒有修行聖法的人,很容易因此受到苦,並無脫苦之法。所以佛與菩薩,常常于此提醒世人:「淫欲如火坑」、「萬惡淫為首」等。

第二種愛是大乘菩薩的修行功課之一。要想修持菩薩們的這種愛,你必須從第一種愛裡撥脫或出離。若不然,你無法進行第二步。如果你第一步沒有跨出來,那麼當你被鼓勵愛、大膽的愛等時,你是在不斷地進入情欲,不斷地種植苦的因。如此說來,你鼓勵自己或被鼓勵放開地進入愛,那是混亂,是縱欲,是無明,是打著愛或修行藉口的放縱自己。如此結集苦因,必入大苦,因果不虛。

當你出脫第一種愛,經由第二種,跳到第三種時,那完全沒問題了。那是一位世間佛的面貌。此時的愛者是無我的,而此時的愛也沒有了愛的概念。那是天雨之于有情,大地之于眾生了。

世間人在修行「愛的法門」時,檢點你自己修的是什麼愛。若是第一種,那是種苦因,那是縱情欲,那是入輪回的開始。如果你不向第二步走,地獄之門正在向你啟開。大水坑,大火坑,刀刮油煎等正在等著你呢。此非恐嚇語,世間真實。只是無明太甚的眾生可能身置其中而不識。

如果你修的是第二種愛之法門,這是被鼓勵的。如果你抵達了第三步,那麼,你是世間完全無相施愛者了,祝賀你!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片0800相片0801相片0802  相片0803  

即便大師們基於美好的善意透過文字或語言向我們描述了內在的實相,

你也永遠不可能知道真正的實相除非自己親身走過真實體驗。

修行到底所為何來?

是想藉此具足一切偉大的力量去成為什麼?

還是單純獲得一種心靈的自在解脫!

那個眾人眼裏貌似笨蛋的魯夫

幾句簡短與雷利的對話早已點出了整個修行的核心要旨,

看來能畫出這部連載十幾年動漫的尾田榮一郎也非省油的燈啊!

摘錄一段前海賊王哥爾•D•羅傑的副手冥王雷利在香波群島與路飛海賊團一段極為經典的對話,很發人深省的一段對話…【海賊王400集】

冥王雷利:
我們知曉了歷史的一切…不過切勿急燥,乘著你們的船一步一步的接近真實吧!…即使現在告訴你們有關歷史的一切,以你們現在的能力也束手無策,你們慢慢環遊世界一周後所得出的答案,也未必會和我們相同。如果即便如此,你還是想知道的話,那我現在就告訴你這世界的一切!⋯⋯

羅賓:
…不,還是算了,我選擇繼續旅行。

冥王雷利:
總有一天你們會明白這一切的。….

烏索普:
羅賓這樣好嗎?你這不是錯過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嗎?大叔,我也有個問題想問!大秘寶One piece真的…最後…

路飛:
烏…索…普….我才不想知道寶藏在哪?我也不想知道有沒有寶藏,雖然什麼都不知道,但大家都為賭上性命而出海的,要是都從大叔這打聽到一切的話,我就不當海賊了!我才不想要這種無聊的冒險…………….

冥王雷利:
你能做得到嗎?偉大航道的可怕之處可是遠遠超乎你們想像的,而且敵人也很強悍,你能統治(征服)這片可怕的海域嗎?

路飛:
我可沒想過去統治(征服)這片海,在這片海上最自由的家伙就是海賊王!

冥王雷利:蛤….這樣啊!哈哈哈…..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管是咒音或者是音樂?
讓心成為『它』,
那心是『你』也是『它』…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hwkvclUVXc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玫瑰02  
昨晚靜心時看到一朵金色液態貌似玫瑰又像蓮花會舞動的『怪花』,有如金沙巧克力噴泉似的一直湧現幻化而出,栩栩如生非常特別,當然我知道這是幻覺,即便這是一種有意義的內在引導,它仍然是幻覺!

如果我們生活在人世間看起來極為真實的身、心五蘊都是一種幻有,那麼依心、依識所緣的境相又何嘗不是一種幻有?不是嗎?
不過我還是喜歡這種幻有,不管是人間的還是法界的,因為它們是引領我們不斷往前的資糧,沒有它們的存在我將如何真知本性?沒有它們的化現?我又如何歸於究竟空無?

『知幻即離 不作方便 離幻即覺 亦無漸次』這是圓覺經給予我們的教導,透過法界各種所緣的幻有,我們不斷磨鍊內在覺性直至大放光明,美麗的幻有啊,感恩你們!

天琳  2014/11/04
讓心歸零身心靈療癒工坊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片0794相片0795相片0796  
前陣子種的地瓜葉已經茂盛起來了,
這品種的口感是我吃過感覺最好的,
嚼起來鮮嫩且不帶渣,
有想傳回去栽種的朋友可以找我要喔..(^_-)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冥想074  
奧修,你可以告訴我一些和業有關的法則嗎?

  它只存在於無意識的人。有意識的人不適用業的法則。正是無意識使你受苦。如果你無意識的做某件事,你將會受苦,因而創造出業。「業」的意思是無意識的行為。如果你有意識的做某件事,完全警覺的,將不會創造業。如果你的行為是全然的、自發性的,在那一瞬間就結束的。它是原子般的,它不是連續性的。它不留下任何痕跡。
  那就是為什麼成道者是無法預測的。只有一個未成道的人是可預測的,因為他無意識的行為,不變的,機械性的。他的生命中沒有驚奇。某個人愛上⋯⋯你,你愛上她。某個人恨你,你恨他。某個人讚美你,你感覺像一顆膨脹的氣球。
⋯⋯
  法國哲學家西奧杭說,人們最深的欲望是被讚美--有的人會讚美,有的人不會。某人讚美你,你就完全支持他。某人侮辱你,你就永遠把他視為敵人。這些不是行為(action),而是反應(reaction)。別人視你為機器,他在按你的按鈕。你不是在行為,你在反應。別人在操縱你,他知道怎麼做。
  一個有意識的人無法被任何人操縱。他的行為不會是反應,他的行為只會是行為。
  佛陀在一個村莊被人辱罵。他站在那,當人們結束了辱罵,佛陀說:「如果你們結束了,我能離開嗎?我必須到別的村莊,那兒有人在等我。如果你們還沒罵完,幾周後我會再回來--那時你們可以繼續。」那些人感到有點尷尬。佛陀看起來是漠不關心的,彷彿人們作的事和他無關。他保持未受影響的。他們說:「我們辱罵你,侮辱你。你沒什麼要說的嗎?」
  佛陀笑了。他說:「如果你們想要我說什麼,你們至少得在十年前就這樣作。那時我是無意識的,你們可以按我的按鈕,我會反應。但現在我是有意識的,我已經成佛了。現在我可以了解你們對我作的,我不會被任何人操縱。現在我為我自己而活,現在我做我想要作的。我不會感到任何憤怒,我對你們只有慈悲。我為你們感到遺憾--因為在來你們村莊之前,我正在別的村莊,很多人聚集在那,他們帶來水果和甜點要送給我。我說:「抱歉,我不能接受它們,因為我已經吃了早餐,再拿這些東西對我來講是個負擔。請你們拿回去吧。」我問你們,他們要怎麼處理這些水果和甜點?
  某個人說:「他們只能把它們分送給村莊的人或自己吃掉它們。」佛陀說:「那就是為什麼我為你們感到遺憾。你們帶著這些侮辱和辱罵,我不打算接受它們,那你們怎麼辦?現在我真的為你們感到遺憾。你們可以侮辱,那是你們的自由--但接不接受則是我的自由。」
  當意識首次使你們行為,你們不再反應。而行為不受業的法則拘束。業的法則只適用於無意識的存在。覺知的人擁有完全的自由。不受任何法則束縛和定義。他就像天空一樣無限、廣大無際。他的自由是完全的。
  桑雅士是脫離業的法則的開始。因為桑雅士是覺知的開始。桑雅士是你不再重覆過去很多世而作的努力。桑雅士是洞悉到「已經夠了,我該離開固定不變的生活了,我該離開機械性的生活了。我該脫離這一切,移向清晰、清明。我已經在無意識的叢林、靈魂的黑夜裡流浪夠久了。我該尋找黎明、早晨了。」
  它是找尋太陽,飛向太陽。那就是為什麼在東方,我們選擇橘色為桑雅士的顏色--那是太陽、日照、早晨的顏色。是對光、覺知、成道的找尋。一旦你越來越覺知,你就越來越不受業的法則的束縛。一旦你享受和嚐到一點自由,就沒人能再強迫你回到監獄。你將會張開翅膀,飛向太陽。
----Osho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an027  
「關係是一面鏡子,反映你內在的傷痛」
摘自:「愛,從接納自己開始」

在我們的整個生命中,我們與許多的關係連結,例如與父母、伴侶、孩子、朋友、同事及其他人的關係。在關係裡,我們全部的情感都會展現出來,無論是正面的或負面的,快樂的或不快樂的情感,連結的關係都會反映出我們的內在,幫助我們覺知到自己。

我們總是認為自己在關係中的傷痛是別人造成的,尤其是當你覺得自己受到批判時。你一定遇過激怒你的人;你的傷痛確實在影響你,創造出你所有的情況。如果它已經成為你生命中的模式,如果你覺得有⋯⋯一個傷痛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那它肯定與其他人無關。無論你喜不喜歡,你的成功與失敗,特別是你的人際關係,都被你的過去所限定。

被我們刻意忽略或壓抑的傷痛,或者我們沒意識到的,但確實在內在影響著我們的傷痛,往往都會在關係中浮現。這就是為什麼關係是認識自己非常有效的工具。巴觀說:「生命是認識自己的探索。」要認識自己,你需要一面鏡子,關係就是你的鏡⋯⋯子。每一段你與別人的關係,都反映了你自己的某個面向,它要不是反映出你真正的樣子,就是反映出你有傷痛的面向,或你所憎恨的面向。

當你與親愛的人、伴侶、子女、父母、朋友或商業夥伴起了爭執時,你真正在對抗的是──你自己的陰影自我,你將它投射在那個人身上。你有沒有注意到人們會批評朋友或工作場所的同事:「我討厭他這麼做,我討厭他做事的方式。」其實,我們真正討厭的是我們無意識陰影自我的那一面,也就是我們內在的創傷;這部分通常是被壓抑的,現在被激發了。每當按下這顆「按鈕」,我們的陰影部分就被刺激了;我們身邊的人反映了這點。通常我們不希望看見它。

你越是忽略創傷,你就越被它耗盡;因為它會一直纏擾著你,讓我們一直被思緒所占據。如果你可以將注意力放在創傷與痛苦上,傾聽它、經驗它,它就會消失了。舉例來說,你現在感到悲傷,覺知到悲傷的存在,接納它,允許自己去經驗那份悲傷。除非悲傷被認出來並且承認它,否則不會轉化與移動。

巴觀說:「當你面對自己的陰影自我,接納自己時,你內在的衝突就消失了。當衝突消失時,就會有能量。當有能量時,就會有喜悅。」消除持續的衝突是一項內在的工作,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不斷在自己內在進行的。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相片0743IMGA0144-1IMGA0147-1IMGA0148-1IMGA0141-1IMGA0149-1  

十月份回鄉下家整理的這片雜草叢生地,
嘗試用無農藥自然栽植法,
現在已種滿各類蔬菜,玉米也長的亭亭玉立了,
香蕉更像是吃了歐羅肥一樣, 從小苗變"大樹"了,⋯⋯
一片井然有序的綠意盎然...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來自空無,終將歸於空無!
萬有的一切都是為『我』真知空無而存在,
生命中的一切---
是非、善惡、對錯、苦樂、、、都因祢而化現,
祢既是一切也是無限,
祢既非萬有亦非一無所有,⋯⋯
祢是我生命的所有,
將我的心放在祢手,
陪祢到永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d_Ly53QvE

 2014/10/29
讓心歸零身心靈療癒工坊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性351  
兩天前接到一名陌生人的電話 (以下簡稱路人甲) ,感覺有可能是現代人常會碰到的事情,特將對話內容大意摘錄下來。

路人甲:我覺得全身不對勁,請問你有幫人處理冤親債主和外靈嗎?有幫人看前世今生嗎?

天琳:你哪裡有問題嗎?
⋯⋯
路人甲:我身體沒問題,但我被冤親債主干擾、也被外靈入侵、  還有一些前世的問題。

天琳:你怎知是冤親債主、外靈、前世的問題?

路人甲:我有去宮廟處理,都處理不好,且被外靈侵體對生活造成嚴重困擾,被家人當神經病,你現在有感覺到我哪裡不對嗎?你有辦法幫我處理好嗎?

天琳:………………………………………………………
~~~~~~~~~~~~~~~~~~~~~~~~~~~~~~~~~~~~~~~~~~~~~~~~
從電話中感受到路人甲想要解決問題的迫切性,身心顯然也被折磨的疲憊不堪了。我簡錄這對話主要是想跟有類似問題的朋友分享一個觀念。
身心的問題不可能只是透過金錢就可以獲得圓滿解決的,如果可以完全經由金錢的交易把所有的問題處理好,那麼那些有錢人不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嗎?用自己的智慧去判斷就知道,作為一個療癒師,別人怎麼做我不清楚,但我有自己嚴守的療癒之道。
每個人都有他個人必須面對的生命課程,常常我們眼中定義的「身心苦難」就是自我生命轉折時間點的來臨,即便你提供豐厚的財務作為報酬,就算本人具足大神通力也不可能一肩幫你扛起,讓你直接輕鬆過關。我能給予你的就是放鬆身心的教導,但你必須靠自己認真精進的去實踐,好好把握自我生命往前邁進的契機。當然狀況緊急者,或許會給你救急能場的守護,暫時穩住你的身心免受負性能量干擾,不過此目的是要創造出一個空間讓你給予自己一個自我療癒的機會而非得過且過矇混過關。
這就是天琳的療癒之道,我只是一旁的輔助者而你才是創造自己命運契機的主角。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一個人是生而孤單的,
即便看起來你貌似一個人
孤單的呼吸著、孤單的存活著、孤單的走過這一生、、、
源於內在連結的愛卻從未片刻離開過我們,

祂一直都在,只是你還沒憶起、、、⋯⋯
愛,怎麼可能不在…
從自我的愛到最終覺醒的愛,
也許是百千萬劫的生命課程,
更可能是一眨眼的功夫!
尋著每一個當下的一念覺知,
遲早我們都會完成意識覺醒的最終旅程!
回歸存在---
那究竟之本源!

願---
畢竟空無自性常住我心,
與我到永遠!

2014/10/24
讓心歸零身心靈療癒工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Sd_Ly53QvE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蓮師001  
蓮師咒音遍虛空
隨音融入合一境
見聞覺知盡空無
有緣佛子共振之

嗡阿吽班紮咕嚕班瑪悉地吽⋯⋯
oṃ āḥ hūṃ vajra guru padma siddhi hū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NMJA1rUFwo
蓮花生大士     七金剛句祈請文
吽 鄔金油記努江燦(吽 鄔金剎土西北隅)
貝瑪給薩東波拉(勝妙花莖蓮蕊上)
雅襯秋記吳助涅(證得稀有成就者)
貝瑪炯內謝素扎(蓮師名號十方聞)
扣杜康卓芒波郭(空行眷屬眾圍繞)
客記傑速答助記(我願如師恆修行)
欽吉羅企謝素梭(祈請降臨賜加持)
咕嚕貝瑪悉地吽
咕嚕貝瑪悉地吽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徐凡甘故事  
15歲被宣判要洗腎一輩子,卻不放棄人生!80年次徐凡甘的生命故事
 http://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18107
這個世界比我們慘的人比比皆是,
他們或許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但仍不放棄作為一個人的存在價值,
如果我們好手好腳,同時又擁有一個健康的人身,
有什麼是無法去完成的呢?
常常我們缺乏的只是一顆堅定的心,⋯⋯
而不是沒有老天爺的眷顧。

不管從哪個角度去看,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其實都是被上天恩寵護佑著的,
當看到那些躺在病床上無法自主管理身心的朋友,
你應該很清楚我說的是什麼?

Vincent(天琳) 2014/10/21
讓心歸零身心靈療癒工坊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靈性351  
如果沒有真實存在的人身人心?
哪有所謂的上帝神佛菩薩?
而我們又有什麼是要去成就的呢?
................
因為有地水火空四大所以有人身,
因為有人身所以有人心,⋯⋯
因為有人心所以有自然萬物,
天堂地獄,十法界眾生、、、等諸有為相。

萬有諸法、緣起性空,
和合而有,和合而無,一切依緣而成,
乃至人身、人心無一例外,
是故又有什麼真實存在的身心呢?

生命只是一種「現象」,
此現象是存在的,不斷依緣重組再生再滅,
但本質為無常、無我、空、、、

Vincent(天琳) 2014/10/20
讓心歸零身心靈療癒工坊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20104士林官邸豪宅  
都市中的『山居生活』、、、

趁假日將頂樓陽台的花、草、果樹整理修剪一番,
正納悶怎麼處理這些枯枝、枯葉時,
索性把金爐拿來當小小焚化爐使用,
燃燒後的灰燼可用來作為種植地瓜葉的有機肥,⋯⋯
等這些地瓜葉長大以後剛好就可以給身體排毒了,
這個時代吃進去的東西已經很少是無毒的,
記得要定期給自己的身心排排毒喔!

這棟房子向東望去是台北市的天價豪宅---士林官邸
能夠在這樣的地方過著冒似『山居生活』者,
唯此一家別無分號!(≧3≦)
只是燒這些樹枝樹葉時,
要特別注意有沒有警察ㄅㄟㄅㄟ經過,呵呵、、、

Vincent(天琳)  2014/10/19
讓心歸零身心靈療癒工坊
更多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冥想106  
無聲的所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VqV32_zah0
在有聲的世界待久了,
很多人會想找尋無聲的所在!
直到有一天我們真正進入無聲的所在,
我們終將發現,不論有聲或無聲,其實都一樣!⋯⋯
我們從未離開有聲,卻也一直待在無聲裡頭,
無聲的所在、有聲的世界盡在空無中、、、

  2014/10/19
讓心歸零身心靈療癒工坊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