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百脈匯集於掌,適宜於5歲以下小兒的推拿法有多個版本,而以周老的最為簡單、實用。今將周老小兒推拿法的有關內容作了少量補充,供人們試用。

 

  一、小兒推拿手法
  1.清、補脾土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節螺紋面)。
  操作:順時針旋推為補,名“補脾土 ​​”,中醫功效等於吃人參、白朮;從螺紋面根部推向指尖(即離心方向——編者註)的直推為清,名“清脾土”。脾土多用補,而少用清。
  2.清、推大腸
  部位:食指外緣(即食指橈側——編者註),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線。
  操作:從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腸”,為補,止瀉;從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腸”,治便 ​​秘。
  3.揉板門
  部位:手掌大魚際平面。
  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門”。揉法為補,自掌根推向指根(即離心方向——編者註)為“清”,作用同清推大腸。
  4.清肝木
  部位: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為清,名“清肝木”。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補,補之恐動肝火。
  5.清心火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為清,名“清心火”。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補,補後恐動心火。清肝木與清心火有清火、降熱功能。
  6.清、補肺金
  部分:無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為清,名“清肺金”;旋推為補,名“補肺金”。“肺金”實熱症用清法,虛症用補法。
  7.補腎水
  部位:小指脂腹。
  操作:腎水與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為補,名“補腎水”。
  注意:“水”宜補不宜清,補腎水相當吊鹽水與葡萄糖,也有健體與降熱作用。
  8.揉外勞宮

  部位:第三掌骨背側,腕橫紋至掌骨小頭連線之中點。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勞宮”。有清熱、鎮靜、止痛作用。


  9.推上三關

  部位:小臂前側,自腕橫紋至肘部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兩指自下向上推,名“推上三關”或“推三關”,有發汗降熱作用。
  10.清天河水

  部位:小臂內側,自腕橫紋中點至肘橫紋中點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側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水”,是退熱重要手法,還有寧心與安眠作用。


  11.退六腑

    部位:小臂後側,自腕橫紋至肘部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兩指指腹自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注意:退六腑大寒,相當於中藥之犀角、羚羊角,非40℃以上之高熱,不可輕用。


  12.分推肩胛骨

  操作:沿肩胛骨骨縫從上向下推如彎月,名“分推肩胛骨”(如箭頭所示),本手法宣肺止咳,對久咳急氣患兒適用。


  13.揉肺俞
  部位:第三、四胸椎間,正中線旁開1.5寸處。
  操作:用雙手拇指指尖作揉法(右手為順時針,左手為逆時針)。
  14.推脊柱

  部位:上起大椎穴,下至尾骨之間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指指腹由上而下直推,名“推脊柱”,為退熱重要手法。


  15.推尾椎

  部位:自第4節腰椎到尾骨之間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為補,又名“推七節”;下推為“清七節”。補法止瀉,清法治便秘。


  16.揉長強

 

  部位:肛門與尾骨之間。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長強”。可止瀉。
  17.捏脊

 

  操作:以雙手拇指與食指併攏,從尾椎骨沿脊柱兩側向上捏(成人高血壓患者從頸部向下捏至尾椎骨),連皮帶肉用力捏起即放下,一起捏至頸部髮際處為止,以脊柱兩側皮膚微有潮紅為有效。
  說明:捏脊多用於治療小兒積聚一類的疾患,如食積、疳積、嘔吐、便秘、泄瀉等,故又稱“捏積”;還可消除肝、脾腫大,並有醫治百病與抗癌作用。
  18.揉內關

  部位:伸臂仰掌,腕橫紋上2寸(以患者的手量)兩筋之間。有寧心安神,鎮靜止吐作用。


  19.揉、壓足三里

  部位:外膝眼下3寸(用患者的手取),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說明:在周老小兒推拿諸多病例中,唯有“急救中毒性菌痢患兒”一例,用的是指壓雙足三里附近的“高升點”,其餘皆按揉足三里。有強壯、消炎、治胃腸道疾病作用。


  20.揉三陰交

  部位:內踝尖上3寸(用患者的手取),脛骨後緣稍後。


  附:小兒推拿用潤滑劑
  為減輕摩擦,避免損傷小兒皮膚,損傷時可將薑汁、蔥白汁、酒精或清水等塗於推拿部位,這些潤滑劑可根據病情、時令選用。有強壯、消炎作用,對治腸炎、泌尿系統疾病也有一定的成效。
  二、小兒常見病的推拿方
  摘自《火柴棒醫生手記》
  1.早產女嬰(不足2公斤,第236頁)
  每天捏脊一次(5遍),取左手補脾土​​2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100次,補肺金200次,補腎水200次,揉板門150次,推上三關150次。
  2.先天性哮喘(1歲以下/2歲以上,第170頁)
  取左手補脾土​​200/300次以上,清心火、清肝木各100次/各200次,清肺金300次/300次以上,補腎水200次/300次以上,揉外勞宮100次,推上三關200次,分推肩胛骨(此是主穴)50次/100次。
  3.先天性心肌炎(2歲,第143頁)
  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清肝木200次,清心火200次,補肺金300次,補腎水300次,揉內關300次,揉三陰交300次,捏脊5遍。
  4.中毒性肺炎,高燒41℃(2歲,第42頁)
  清肺金300次,清脾土、清肝木、清心火各300次,補腎水400次,揉外勞宮200次,推上三關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
  5.百日咳(1-2歲,第66頁)
  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肺金300次,補腎水300次,揉外勞宮200次,推上三關300次,分推胛骨100次,揉肺俞50次。
  6.疳積(2歲,第46頁)
  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補肺金、補腎水各300次,揉外勞宮150次,推上三關300次,揉雙足三里300次,捏脊5遍。
  7.疳積兼腸炎(2歲,第153頁)
  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推大腸200次,揉板門2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補肺金、補腎水各300次,推上三關300次,捏脊5遍,揉雙足三里200次,揉雙三陰交200次。
  8.腹瀉(3歲,第53頁)
  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推大腸200次,揉板門200次,推上三關300次,推尾椎300次,揉長強300次,揉雙足三里300次,捏脊5遍。
  9.中毒性菌痢,高燒40℃(4歲,第145頁)
  治痢與退熱雙管齊下: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推大腸200次,揉板門15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補肺金各150次,補腎水300次,推上三關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捏脊5遍,指壓雙足三里附近的“高升點”5到7分鐘。
  10.白血病,高燒40℃(4歲,第127頁)
  採取以捏脊為中心的降熱與水腫的醫治法: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補肺金各150次,補腎水300次,推上三關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捏脊5遍。
  11.休克(5歲,第60、73頁)
  掐人中,掐揉手精威兩穴,捏雙腳太谿、崑崙及揉背部雙肺俞。
  穴位按摩手法:“精威”是“精寧”與“威靈”之合稱。此兩穴在手頸部兩側用單拇指甲掐之,或用中指端作揉法,兩穴掐5-10次,揉100-200次。
  12.感冒發燒(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清肺金300次,清心火、肝木各200次,補腎水、脾土各300次,推三關300次,推天河水300次,推脊200次,若高熱40度以上,加退六腑300次。
  13.感冒咳嗽(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清肺金300次,補脾土 ​​、腎水各300次,揉外勞宮100次,推三關300次,分推肩胛骨50-100次,揉肺俞100次。
  14.嘔吐(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脾土​​300次,清大腸(從虎口推向指尖)100次,推板門(從掌根推向指尖)100次,按雙足三里3-5分鐘,揉湧泉100次(左旋)。又吐又瀉,加揉尾尖300次,推尾椎300次(由下向上)。
  15.便秘(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清大腸300次(由虎口推向指尖),清脾土300次,清心火、肝木各200次,補腎水300次,清肺金200次,指壓雙外關穴3-5分鐘。
  16.小兒夜啼(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清脾土各15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補清肺金各150次,補腎水300次,捏脊(自下而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17.遺尿(五歲以上小兒,五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脾土​​800次,補腎水800次,推三關300次,揉丹田20分鐘,按壓百會2-3分鐘。
  18.脫肛(五歲小兒,五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脾土​​300次,推大腸100次(從指尖推向虎口),補肺金300次,推三關300次,揉外勞宮100次,摩丹田5分鐘,推尾椎(向上)300次,揉尾尖500次,壓百會2-3分鐘,捏脊,自下而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14.小兒盜汗(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肺金300次,補脾土 ​​、腎水各30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揉外勞宮100次,捏脊,從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20.小兒口舌生瘡不吸奶(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清心火、肝木各200-300次,清肺金300次,清脾土300次,補腎水300次,揉內、外勞宮各100次。
  21.小兒皮膚病與瘙癢症(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清肺金300次,清心火與肝木各200次,清脾土300次,補腎水300次,清心火與肝木各200次,清脾土300次,補腎水300次,捏脊從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揉雙曲池穴各100次。
  22.小兒腹脹不適(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清脾土300次,清大腸200次(由虎口推向指尖),清板門200次(由指根推向指尖方向),清心火、肝木各100次,補腎水300次,捏脊從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壓雙足三里2- 3分鐘。
  23.小兒厭食(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脾土​​30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補肺金、腎水各300次捏脊從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壓雙足三里2-3分鐘。
  24.小兒舞蹈症與多動症(四歲小兒,四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清脾土400次,清肝木、心火各300次,清肺金300次,補腎水500次,揉雙合谷、雙太衝各3-5分鐘,捏脊,從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25.小兒大腦發育不全(四歲小兒,四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脾土​​500次,清心火、肝木各300次,補肺金、腎水各500次。揉雙合谷、雙太衝各3-5分鐘,捏脊,從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26.小兒自閉症(五歲小兒,五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脾土​​500次,清肝木、心火各400次,補肺金、腎水各500次。揉雙合谷、雙太衝各5-7分鐘,捏脊,從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天琳 的頭像
    天琳

    讓心歸零-心通內外-遇見真實自己-《心創高維空間》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