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洛巴講的視而不見』是什麼意思?

這是一位網友私訊給我看的一段談論『空性』的影音,或許覺得作者講的不錯所以特別傳過來跟我分享。我認真看了一下便回覆了以下的文字供他參考,想說這應該也是很多修行朋友可能會陷入的知見霧區,就順便在此和FB的網友一起分享。

密宗白教的祖師那洛巴問:透過自己黑暗無明之眼,我如何能看見呢?尊貴的上師帝洛巴答:看而無意去看, 從不可見的心中諦觀無法捕捉為實之物, 視而不見,即是遍汝身中之自在解脫。”

『看』又不成為一個『觀察者』?是這位講者定義的『無我』,接著她說:如果能夠做到『無我』,觀察將不會觸發量子態的塌縮,就能看到那不可描述的事物本質。其實這句話是有語病的,因為所有的『看』都叫做『觀察』,都會觸發量子態的塌縮,所以所謂就能『看到那不可描述的事物本質』本身就已『觸發量子態的塌縮了』,那是自我以為的『看到那不可描述的事物本質』,是一種『空』的相並非真空。

這種論述乍聽之下確實很有智慧且符合邏輯的論述,感覺也非常有道理,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色外取空』的外道見,對於尚未證悟的一般人而言是沒有能力察覺的,而這種講法在很多談論修行的影音平台確實也是主流。

再來帝洛巴的『視而不見』亦非講者所說:『看了事物又不成為觀察者』,這種講法正是六祖惠能說的:『離世覓菩提、猶如尋兔角』永遠不可能證悟。 看了事物就是觀察者了啊!可那又如何?『佛法在世間、本來就不離世間覺』!『視而不見』並不是不能成為觀察者,帝落巴是在教我們『要觀察但不被觀察轉』!

重點來了,為何能不被觀察所轉?答案很簡單,因為你已經百分百確定:『凡所有相皆虛妄,已見諸相非相見如來了!』。所以真正的關鍵在於『我們是否已知一切相本虛妄見相非相了?』,知道的人即名為『開法眼』而能夠引導協助我們打開法眼的人就是那些已經證悟的善知識。

經典無人說 雖智不能解,佛法必須經由實證過的人詮釋才能講得圓滿,要不然很容易就錯用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名相把人帶到修行的霧區中!這個時代網路媒體傳播的力量非常強大,為免斷人慧命,用自媒體傳播法音的人還是謹慎些較好。這也是我一直不敢公開講法的原因,所有的修行心得和經典論述也只有在我們的內修課時才會分享,因為海量的網路閱聽者不一定都是長期追蹤你的忠實聽眾,在聽法的時候鐵定都會斷章取義,再加上有些隨口說的內容不一定能夠講得很清楚圓滿,表達出來的語言文字也有一定的侷限性,若因此讓聽者陷入修行泥沼,這筆帳恐怕將很難算得清,那真的就是本來沒事卻惹上一身塵埃了。

真心覺得在地球三維時空區好為人師是一件很危險的事,一不小心就會一直被留在這邊當老師跑不掉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