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解放早已蛻變為物欲的放縱
先說生活方式。
文藝復興以來,西方文化高舉人性解放的大旗,將人類物質文明推向了極致。人們發現,人性的解放早已蛻變為物欲的放縱,二十世紀興起的消費主義不過是物欲放縱的最高形態。在那裡,物質上的成功,而非道德的成就成為衡量一個人成功的唯一標準——廣告、信貸、藝術……,社會中的一切都為刺激人類的物欲,滿足人類的物欲而存在,而人的本性,生命需要的複雜性和多層次性被嚴重忽略了。
⋯⋯
當物質世界塑造了人,人也被物化了,人從活生生的人變成了符號化的生產要素。
這種生活方式被稱為先進、時髦,現代,但它卻與人的本性相違背。因為人本性清靜,複歸這種清靜本性,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美德與快樂,人類若跌入“刺激物欲-滿足物欲”的陷井不能自拔,其結果只能是戰爭和毀滅。這不是故作聳人聽聞的說教,兩千多年前,儒家經典《禮記•樂記》中就曾明確指出這一點,上面說: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惑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通智——筆者注)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通智——筆者注)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通智——筆者注)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
人類清靜的本性因為外物的刺激才起作用,形成善惡美醜諸觀念。若人能不節制這種外物的刺激,最終將不斷追求聲色犬馬,成為外物的奴隸,即上文所說的“人化物”,“滅天理而窮人欲”。於是人們就會互相欺騙,互相競爭,互相剝削,進而導致社會秩序的大亂。
讀者諸君試想,這不就是現代西方社會的基本現實嗎!競爭成為西方社會的基本美德,欺騙已經滲透入學術本身,剝削則在相當程度的國際化了,且多以金融這種溫情脈脈的形式……
那麼人類該如何正確的生活呢?就是遵循禮義之道。《禮記•樂記》的作者接著寫道:“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衰麻哭泣,所以節喪紀也;鐘鼓干戚,所以和安樂也;昏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射鄉食饗,所以正交接也。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
(文意:所以先王要制定禮樂,讓人們有所節制。披麻戴孝的哭泣,是為了節制喪禮;鐘鼓干戚的歌舞,是為了享受到適當的快樂;關於婚姻和冠笄的規定,是為了使男女有所區別;定期舉行射箭比賽和宴會,是為了實現正當的社交活動。用禮來節制民眾的心志,用樂調和民眾的情感,通過政令使民眾遵行禮樂,運用刑法防止違背禮樂的行為。禮、樂、刑、政,四者互相通達而不違逆,就具備了治理天下的正道。)
簡而言之,就是通過禮樂來節制民心,使之不致為物所化,重歸天性、天理——這是王道政治的基礎,是禮、樂、刑、政的終極目標。
傳統中國社會是用禮義之道來調節公私生活,維持正常社會秩序,傳統西方社會則是用宗教達到同樣的目的。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所有這一切都被物欲主義吞沒了,物化的人類猶如一架沒有靈魂的機器,它只能最終失控,自身毀滅。
在中國文化中,先賢稱不遵循禮義之道的社會為夷——那不是一種文明的社會,而是一種野蠻的社會形態——與古代蠻夷相比,除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西方文明與之有何區別!
妙空
先說生活方式。
文藝復興以來,西方文化高舉人性解放的大旗,將人類物質文明推向了極致。人們發現,人性的解放早已蛻變為物欲的放縱,二十世紀興起的消費主義不過是物欲放縱的最高形態。在那裡,物質上的成功,而非道德的成就成為衡量一個人成功的唯一標準——廣告、信貸、藝術……,社會中的一切都為刺激人類的物欲,滿足人類的物欲而存在,而人的本性,生命需要的複雜性和多層次性被嚴重忽略了。
⋯⋯
當物質世界塑造了人,人也被物化了,人從活生生的人變成了符號化的生產要素。
這種生活方式被稱為先進、時髦,現代,但它卻與人的本性相違背。因為人本性清靜,複歸這種清靜本性,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美德與快樂,人類若跌入“刺激物欲-滿足物欲”的陷井不能自拔,其結果只能是戰爭和毀滅。這不是故作聳人聽聞的說教,兩千多年前,儒家經典《禮記•樂記》中就曾明確指出這一點,上面說: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惑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通智——筆者注)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通智——筆者注)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通智——筆者注)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
人類清靜的本性因為外物的刺激才起作用,形成善惡美醜諸觀念。若人能不節制這種外物的刺激,最終將不斷追求聲色犬馬,成為外物的奴隸,即上文所說的“人化物”,“滅天理而窮人欲”。於是人們就會互相欺騙,互相競爭,互相剝削,進而導致社會秩序的大亂。
讀者諸君試想,這不就是現代西方社會的基本現實嗎!競爭成為西方社會的基本美德,欺騙已經滲透入學術本身,剝削則在相當程度的國際化了,且多以金融這種溫情脈脈的形式……
那麼人類該如何正確的生活呢?就是遵循禮義之道。《禮記•樂記》的作者接著寫道:“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衰麻哭泣,所以節喪紀也;鐘鼓干戚,所以和安樂也;昏姻冠笄,所以別男女也;射鄉食饗,所以正交接也。禮節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
(文意:所以先王要制定禮樂,讓人們有所節制。披麻戴孝的哭泣,是為了節制喪禮;鐘鼓干戚的歌舞,是為了享受到適當的快樂;關於婚姻和冠笄的規定,是為了使男女有所區別;定期舉行射箭比賽和宴會,是為了實現正當的社交活動。用禮來節制民眾的心志,用樂調和民眾的情感,通過政令使民眾遵行禮樂,運用刑法防止違背禮樂的行為。禮、樂、刑、政,四者互相通達而不違逆,就具備了治理天下的正道。)
簡而言之,就是通過禮樂來節制民心,使之不致為物所化,重歸天性、天理——這是王道政治的基礎,是禮、樂、刑、政的終極目標。
傳統中國社會是用禮義之道來調節公私生活,維持正常社會秩序,傳統西方社會則是用宗教達到同樣的目的。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所有這一切都被物欲主義吞沒了,物化的人類猶如一架沒有靈魂的機器,它只能最終失控,自身毀滅。
在中國文化中,先賢稱不遵循禮義之道的社會為夷——那不是一種文明的社會,而是一種野蠻的社會形態——與古代蠻夷相比,除了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西方文明與之有何區別!
妙空
學密須知 唐密正軌
目錄
一、 顯教與密教
二、 唐密⋯⋯
三、 敬佛
四、 懺悔
五、 菩提心戒
六、 灌頂
七、 梵字
八、 月輪觀
九、 即身成佛
十、 阿闍黎
十一、 持誦
十二、 辨境
一、顯教與密教
佛教之分顯密,教法上之差別也。藥無貴賤,對症者良;法無優劣,當機者尚。眾生根器,有宜於顯者,有宜於密者。萬有不齊,固不必比而同之。顧二教異點維何,允宜分辨。
顯者何?明豁之謂也。隨眾生程度,逐漸曉以顯淺之法理。使其步步瞭解,悅意進修,終於超脫眾生境界,此顯教之大要也。
眾生程度幼稚時,渾渾噩噩,惟有飲食男女諸欲而已。歷劫經驗,識解漸富,計較爭奪之心,與日俱進,於是乎有紛擾不寧之社會焉。于紛擾中,深感人生種種煩惱,有求指導之傾向者,則隨機為講因果論。喻以正理,證以故事,令其恍然於善之當為,惡之當去,永遵人道正軌而持五戒焉,是為顯教初級教法。
深信因果之人,有希望天福者,自可示以十善之義,使之實踐。或更為講世間禪定功夫,引其上進。倘志存厭世,亟求解脫,則示以二乘教法,令斷煩惱,是為顯教中級教法。
大心眾生,得聞佛法,能發大願,行菩薩道者,則應開示大乘之道,令破“分別二執”。藉悟真如初境。厥後則令勤修“勝生空觀”以破“俱生我執”。次更勤修“勝法空觀”以破“俱生法執”。此中教相,雖有頓漸之殊,性相之別,要皆以融入真如性海為歸,是為顯教高級教法。
密者何?奧邃之謂也。身口意三密,為諸佛果德之結晶品。眾生程度距佛德太遠,未能猝解真義。惟遵其道而行,則法益甚大,其究也能即肉身而證法佛境界焉,此密教之大要也。
學者以至誠心接受密教之真言。勤而行之,念頭之堅,能不被六塵擾動。則真言妙性,自然乘機流露。消災障,轉順境,或兼得少許神通,是為密教初級教法。
學者若發明阿賴耶心,會得真言力,在心中作強大熏習,轉移惡種,增益善根,粗重之身化為輕妙,能延壽千萬億歲,或以肉身飛升天宮,兼得種種神通,是為密教中級教法。
學者若能游心真如性海,深達本不生際,從此仗三密力,頓入金剛法界,外現受用身,內證自性身,不論因緣所生果報托生何所,此等法身妙境恒常不失,是為密教高級教法。
顯密教法雖異,要須互相輔助。顯教諸經,往往參加陀羅尼,以促學人行持之效。東土僧伽每以大悲等咒為常課,即承此旨也。密教雖直提佛德,然於顯教若無相當研究,或致知見不正,誤入歧途,佛法翻成魔道,學者不可不知也。
二、唐密
密教之入東土,唐以前不可勝數。然大都為顯教兼習之資,不過中初兩級教法而已。若夫高級教法,唐開元時始有之。善無畏三藏特傳胎藏界法門,金剛智三藏特傳金剛界法門,不空三藏更廣傳兩門諸軌,於是高級教法大備。成立專宗,或依經文名真言宗;或對顯教名密宗。本宗既建于唐,為別於其他密教,特稱唐密,他密則稱雜密。
天臺宗之智者大師,華嚴宗之賢首國師,皆顯教中之泰斗也。以時代居先,不知將來有唐密特出,故所判教未能預攝之。間有論及真言,祗就方等部中初教法言之爾。唐以後,吾華大德,又未嘗以本宗綱領弘揚於世。唐密之真面目,非惟常人未之知,即號稱顯教大善知識,亦未能明辨。
佛法盛衰,不離因緣。唐密之在吾華,中斷久矣。而流入東瀛之法脈,則滔滔不絕,支派且愈演愈繁。其始東台二密對峙,後則更分細流。最近以種種特殊因緣,返流入華。多年沉寂之唐密,遂得重張法幟焉。
[注] 東密為弘法大師所傳。因道場在東寺,故以東名。台密為傳教大師所傳,因兼講天臺教義,故以台名。其實皆唐密也。
唐密之在東瀛,因種種機緣關係,諸祖師手眼自然有施設不同之處。吾華復興斯道,當以唐密本軌為宗,兼采他密精要以順機宜,斯善矣。
三、敬佛
佛法元忌空談,密宗尤重實習。實習之道,自敬佛始。佛之本義,在顯教研究有素之人,容有瞭解能力。若未經顯教熏習,遽行學密,對於‘佛’字未免茫然,今略述大要如下:
佛之名,在梵語具稱“佛陀”,略譯曰佛。義為“大覺者”。佛原以探究眾生本源為宗旨。真理太微,非甚深智慧不能洞徹。眾生莫不潛含智慧,為凡情所誘,迷惑於六塵之中,以致不克發展。世人所詡聰穎,乃流露意識間之淺智小慧耳。欲求甚深智慧,必先大破凡情。凡情既破,真理自顯。能契此境,斯謂之覺。從此廣度眾生,圓修五智。及其究竟,無所不通,無所不明,斯謂之大覺。具此大覺之人斯謂之佛。
佛恒以圓滿之大智,運平等之大悲,而化度眾生。在所化範圍內,佛光彌漫,普貫眾生身中。學者倘明此理,能以虔誠之念,專注於心,日積月累,心中一點佛光自然濃厚。更從阿闍黎親受普禮普供等真言,日對十方諸佛敬禮供養,則十方佛光,同時薈萃於心,力量尤大。
夙世與佛有重大因緣者,於禮敬之間,能以心光開為色塵,得見諸佛瑞相。然多有誤認法塵虛影為色法者,此須審慎。勿自著迷,縱見色塵佛相,仍應緘默,向人自炫,反增業障,此亦學者所當知也。
(注)大方等陀羅尼經第二雲。[即時得見現前諸佛。如是見者,慎莫語言。若言見者,尚不得福。況出生死,還墮三塗,經百千萬劫苦痛難處,此人現身得癩病。]此文足供參考。
四、懺 悔
依教敬佛。往往有行之多年。毫無朕兆者。此非佛性有所未周。徒以迷情深厚。遮蔽正智。心欲專注。輒為六塵誘惑。擾動不定。欲祛此弊。必須真下決心。力懺前非。誘惑一來。便迎頭痛擊。能作是行方為徹底懺悔。若更從阿闍黎受真言以攝持之。收效尤速。世有口誦懺文真言。心被誘惑自若者。此不足謂之懺悔也。
眾生迷惑之行不可勝數。一一對治。勢難周備。舉要懺悔。約分二端。
(一) 通惡業 內分三類
(甲)身業三 殺生 偷盜 邪淫
(乙)口業四 妄言 綺語 惡口 兩舌
(丙)意業三 貪欲 瞋恚 邪見
(二) 內惡業 內分二類
(甲)無間業五 殺父母 殺阿羅漢 出佛身血 破和合僧 譭謗三寶
(乙)口腹業三 飲酒 食肉 食五辛
此等惡業。顯教論之甚詳。今不贅。密教為速求破惑證真。亦有逐條懺悔之必要。除無間業五種。現生未必具犯外。其餘皆吾人所難免。不可不隨時儆惕。然懺悔之道。非徒懺前非便了。必也永斷相續。更不敢造。乃有效果。其不能遽斷者。要當漸次斷之。
以上懺法。見不空三藏譯[受菩提心戒儀。]無畏三藏[禪要]所述相同。故為學密正軌。行持愈力。效果愈大。若敷衍自欺。佛性殊難開顯。
或問學密必須斷酒肉乎。曰。密教諸經。每垂此戒。故宜力矯斯習。或問為境所迫。未能素食如何。曰。心心在齋。不貪肉味。亦無大礙。但所處之境可以素食而猶不肯舍肉。斯則為凡情所縛。不能自拔。學雖勤苦。大效難期。其有小驗。或誤與食肉鬼神感通。或祗與外金剛部相應耳。有志上進者。願慎思之。或問准提法獨許在家人不斷酒內。抑又何也。曰。是法首標[具戒清潔]之文。然為普攝群機起見。設此方便法門。俾於環境拘束中覓一出路。其功效自較[具戒清潔]者為遜。吾人立願。須求弘大。非遇不得已時。勿安於小就也。
五、菩提心戒
敬佛懺悔二事。顯教初亦如是。繼此則視學者根機。或授小乘比丘戒數百條。以對治諸惑。或授大乘菩薩戒數十條。以發展行願。比丘戒惟限於出家人。菩薩戒則在家出家皆有之。
菩薩戒以發起菩提心為基。菩提勝義。于五蘊皆空時然後顯現真切。播為外跡。則為廣度眾生之種種慈悲行願。學者對於顯教高級教法。果能深心默契。即是已見勝義菩提心。從此應諸外跡。靡不與菩薩戒條相符。此心保任不失。是為勝義菩提心戒。
學者情執猶盛。菩提心隱沒不彰。則須求宗師極力提撕。以開顯本性。雖為凡情遮障。未能發覺此性之活躍於心。但能從外跡菩薩戒條申其行願。莫敢或渝。是為行願菩提心戒。
兩種戒相。深淺不同。要以真如性海為歸。真如境界寂滅平等。凡情雖盡。佛智未備。終涉顯教範圍。此外更有三摩地菩提心戒。則密宗特具之法門也。
三摩地菩提心者。密教大阿闍黎以三密加持力。于學者心中。逕提出大圓鏡智種子。俟其熏發濃厚。心中自然流露真相。若月輪然。此相實為三昧力凝成。故冠以三摩地之名。諸佛之能洞見十方如來眾生者。即賴此大圓鏡智之力。證此者始稱入佛境界。亦雲[入佛三味耶]。
密教既以直提大圓鏡智為宗。故學者所受之菩提心戒。特稱三味耶戒。或稱諸佛內證無漏清淨法戒。雖應諸外跡。亦參用顯教菩薩戒條。而主旨固自不同。唐密特殊之點。即在於是。
三昧耶戒。實為戒中之王。精心受持。斯與佛伍。遠離二乘境界。故樂受此戒者。以後不更受小乘諸戒。其中途忽轉入小乘者。或未得明師指授之過。或其人本非唐密根機耳。
六、灌 頂
學者能以至誠之念。接受三昧耶戒。自然永植其種於心。由此勤修月輪觀。鏡智於以日固。三昧既成。十方諸佛皆有機感之力。然祗遍照諸佛之種子。平等一味。對任何佛之妙相。皆未能發現其真實莊嚴之境。於是更有灌頂之事。灌頂者何。先從眾多佛中。決定一尊為已所欲承事者。即求本尊加持之功德水。由頂灌入自心。俾成道種。由是以三密力自加發展。日就月將。自心開敷。等於本尊。應諸外跡。本尊妙相亦可流現。斯則灌頂之妙用也。
學者功行非深入寂滅平等之境。原無自行求佛灌頂之能。故須求阿闍黎做法加持之。所欲承事之本尊。或取決於投花。或依自己之素願。得體察機宜行之。本尊既定。阿闍黎即將其功德藏發揮於壇中。其間供養品如水塗花香等。同沾法味。阿闍黎功行愈高。法力愈大。當是時。學者亦身沐法海之內。無形之佛德自頂入心。綿綿不絕。惜為凡習所蔽。不自覺而知已。阿闍黎為欲增厚其觀念。俾法種強大。特取所加持之功德水。親灑學者頂上。學者如能以至誠之心。觀此頂上之水沁入自心。則所植本尊種子。轉加熾盛。繼而阿闍黎授以本尊三密。亦須虔誠接之。庶乎成功較速也。
凡修任何本尊。若未經灌頂階級。雖勤苦修持。終無效果。以心中無真實法種也。猶植花木然。其先未播種於盆。而欲求花木之滋長。無有是處。
灌頂既為扶植法種之要道。則阿闍黎之人選。自當審慎。蓋法種之強弱。與阿闍黎功行之深淺成正比例也。根機特出之士。夙生曾經強有力灌頂。且行持純熟者。現世暫有隔陰之迷。不能記憶。遇密教開灌頂壇而參加之。藉此增上緣力。夙生功德復活。成效奇速。此等根機。雖值尋常阿闍黎。亦無不可。
七、梵字
唐密原以真言名宗。真言二字。意義不可不講。法界活動力隨物作響。流為自然之音。鐘聲鐺鐺。鼓聲咚咚。皆純音也。含識之倫。其笑也嘻嘻。其哭也嗚嗚。亦純音也。就人身論之。播音之口。因部位之殊。流出之純音互相差異。所表之法界作用。其境自然不同。喉也。顎也。齦也。齒也。唇也。舌也。鼻也。交相發動。成為法界外跡之種種符號。佛之言語。恒稱法界性而為音。音無不純。謂之真言。人類始亦純音。迨社交日雜。隨事立名。假借牽合。不一而足。言語漸失天然符號。流為假言矣。
釋迦如來之演化天竺也。未嘗不俯就假言而說之。然一涉密咒。必用真言。以密咒純從諸佛功德藏流出。非假言所能代表也。其時天竺人發音符號。最稱具足。以通俗梵字紀錄佛之真言。尚覺相肖。轉流他處。每因音符未備。諸多遷就。未免失真。故欲學密咒。必先習梵字。
梵字韻母十六。聲母三十三。韻之中有平韻。有重韻。有隨韻。有止聲。平韻有短有長。重韻有簡有複。聲之中有發聲。有半韻。有硬吹氣聲。有軟吹氣聲。發聲有五類。類各有五勢。綴音之法。又有種種規矩。一一精究純熟。然後取梵文密咒而讀之。自能逼肖真言。較諸譯本之依稀仿佛。功效相差甚遠。
佛典之談梵字。屢見不一。而譯音每苦不能一一吻合。此勢之無可如何者也。[悉曇字記]述綴音只例甚詳。而聲韻要領未及精究。故標準之音尚難確定。歐洲學者爭研古代梵文。允稱明晣。近日英法德日各有專書。欲考梵音。不患無所措手矣。
密部諸經。多以咒音不正為忌。為其妨礙功效也。或問吾國先例。有習六字大明咒誤讀[吽]作[牛]。而功效不虛。後勉遵善友之教。改正其音。功效反失。此理維何。答曰。其人初惟皈敬於佛。藉六字以攝心。所得功效。乃一心不亂之小果。非大明咒特別功能。厥後勉強改正。未免含有疑心。疑念作梗。功效自失。此一定之理也。世人專念大悲等咒。初未嘗灌頂。而咒音有多乖舛。間亦有效者。大都收效于一心不亂也。
八、月輪觀
唐密以發明三摩地菩提心為正因。從此乃能進觀諸佛真實莊嚴妙相。否則雖有所見。祗屬隨緣而生之影像境界。故學者于受戒灌頂之後。亟宜修習三摩地法。其法維何。即月輪觀是。
學者于入密之前。在顯教確已通宗。能空五蘊。其觀月輪。成功甚速。此等根機。姑置弗論。今所論者。普通方法也。欲作此觀。先須獨處靜室。屏絕萬事。跏趺而坐。
遵用阿闍黎特傳印明。加持自身。然後執珠持明。至少以誦百零八遍為限。限數既滿。然後如法運心禮佛獻供。及力懺夙愆。大發弘願。次乃修月輪觀。
此觀原以嚴注自心為下手功夫。然凡情氣息浮動。心易外牽。故須先調氣息。俾能與正念相應。正念既活現於心。徐徐擴充其量。由寸而尺而丈。乃至無邊。終則漸漸收斂。惟留一肘量。
明淨潔白。猶如月輪。此觀成就名曰月輪三昧。
有一類根機。調氣沉靜。未能於自心發現一點正念。可假想面前有圓明潔白之淨月。其徑一肘。距身四肘。眼惟微開。祗以心見。初雖冥冥無睹。久則漸漸有徵。觀已明徹。則亦擴充其量。終乃收歸自心。
月輪二字。本以狀況觀境。非真有質礙物當前如世間月輪之麗乎天也。觀之純熟。輪相斯隱。唯覺遍周法界。無非寂淨光明。身不可得。心不可得。萬法不可得。虛空亦不可得。乃至不可得亦不可得。一切煩惱不假對治自然不起。根本正智。不由他悟自然通達。功夫至此。便與本有毗盧遮那法性相契。
宗門極則之禪。的的見性。境與前同。根機稍遜者。雖獲無生法忍。祗能遮遣情執。于寂靜光明之法界本性。猶隔一重薄霧也。
九、即身成佛
即身成佛者。行者于現生肉身中親證佛之種種法身也。此義為三乘教所未談。一乘教雖有直超如來地之說。而語焉弗詳。此中境界可分三門論之。
其一 真如法界之即身成佛
外脫六塵。內脫六根。萬丈深潭。直窮到底。一點靈光。普照一切。頭頭是道。法法皆如。行者實證至此。斯與真如法界相應。肉身雖與眾生同形。本性卻與諸佛齊耀。此境。禪宗大德鹹能證之。謂之自性天真佛。然萬法流現。全仗因緣力配成。夙生若無濃厚之因。今生未能逕顯其境。如定中能發見某佛之相。生前必曾經種種供養承事也。密宗則以此為初門。作以下兩門之基礎。
其二 蓮花法界之即身成佛
於真如法界中。以甚深妙觀察智。提起諸佛之特種法輪而開展之。不論何佛之法性。苟能依法獲得其種子。以真言力涵泳之。由微而著。漸成蓮花法界。終則本尊自性顯耀于行者身中。遍身莫非妙法流行之處。肉身當體。成為本尊之等流法身。從頂門出。特現本尊之受用法身。從毛孔出。普現本尊之變化法身。常人視之。惟見行者趺坐入定。肉眼殊異者。得見行者周身發光。而夙與本尊結深厚之緣者。能於光中睹佛瑞相。
其三 金剛法界之即身成佛
蓮花法界。雖能流現本尊種種法身。而自性身猶屬渾涵。必也以大圓鏡智為主。修成大雄猛之心。而後十方如來之自性法身。微細開顯。運入行者自身。則明現自受用法身。而與等流法身。交互輝映。夫如是乃與金剛法界相應。從此回入蓮花法界。本尊受用及變化諸法身。尤為玲瓏透徹。莊嚴殊勝。密宗即身成佛之義。到此方成究竟也。
法身本來無相。從真如法界證得。固平等一味。而蓮花金剛兩種法界。雖五大法性交錯顯現。猶性上差別。但行者參以識大反應力。則差別性凝然變現妙莊嚴相。五大者。堅濕暖動虛五性也。識大即相宗所謂唯識性也。密宗之有相法身。原由六大法性構成之。此等法理。精邃至極。非經過真修實證功夫。無由契會其妙。若從文字討論。祗能比知其理路而已。顯教中人。每以多劫修成之莊嚴色身為成佛之相。于上文圓頓深旨。未免懷疑。自密宗觀之。此等因果佛。祗屬色塵攝。與六大緣起之妙相迥別。學者若未到此境。慎勿妄議。藉免謗法之咎。
十、阿闍黎
阿闍黎。梵語也。義譯軌范師。顯密諸宗凡對於所提倡之法門。深達其教義。徹悟其宗旨。堪為後學導師。皆得為其宗之阿闍黎。顧此名特盛于密宗。
密宗阿闍黎。以導後學即身成佛為主旨。懺悔也。授戒也。灌頂也。層層啟迪。無非扶植佛種之道。然欲學人實受法益。阿闍黎不可不具兩種道行。
(甲)通宗
觀行功力。能與上節三種法界一一相應。方稱深達本宗。不能與真如法界相應。尚缺宗師之基。不能與蓮花法界相應。未足為人作胎藏界灌頂。不能與金剛法界相應。未足為人作金剛界灌頂。但依教法行事者。亦可為夙根素具之人作增上緣。使既植之佛種復活耳。
(乙)通教
阿闍黎居於接引眾生之位。對於後學。非善巧指示不為功。故密教妙義固須通達。即顯教諸義亦須切實研究。蓋使不精顯教。無以襯出密教之特點。淺境或誤作深境。而對來機種種非難。亦未能如理懾伏之也。
此外尚有諸種德相。為阿闍黎所應備者。詳見大日經具緣品。及蘇悉地經分別阿闍黎相品等。可供參考。
一乘大教。直顯佛性。修持之人固不論緇素。而為導師者。亦無在家出家之分。默契深旨者。自能洞解。然三乘教法中。頗有困於[不了義]。疑在家人不合作密宗阿闍黎者。蘇悉地經及大日疏。雖有釋疑之文。而文理稍繁。淺學或未能猝曉。惟微妙大曼荼羅經。立言直捷。且再三提示。今撮其大意如下。
(一)持金剛之阿闍黎。不論比丘優婆塞。皆當遠離五罪。 信行三密。以三摩地起智慧方便。教化有情。令生信解。
(二)若有比丘或俗人。奉行密教為阿闍黎。能令一切有情生正等正覺種子者。四眾對之皆應尊重恭敬供養。與對佛無異。
(三)阿闍黎及諸行人。或獨持菩薩戒。或兼持比丘戒。皆須遠離身邪行過。獨持菩薩戒者。雖不廢夫婦之倫。而不溺於情欲。故亦得三摩地智。轉利有情。
上文所謂優婆塞俗人。以及獨持菩薩戒者。皆指在家之人。當舉一條既足顯明阿闍黎之不拘緇素。況至再至三也耶。
大曼荼羅經。對於阿闍黎之不得飲酒食肉。更有嚴重誥誡。下文即金剛手菩薩與佛問答之言。
金剛手白言。若阿闍黎受行世法。恒取快樂。恒食酒肉葷辛之味。彼阿闍黎雲何度弟子入壇。雲何度弟子免輪回之難。雲何得真言悉地。
我今疑惑。其事雲何。佛言。金剛手。無有阿闍黎受行世法恒取快樂。樂食酒肉葷辛之味者。
觀此文。可知貪著世樂酒肉之徒。雖號稱阿闍黎。引人入壇。自他均不能得真言悉地之益。並不能脫離輪回之苦。或問垂跡大士。間有從遊戲三昧出。故意飲酒食肉者。此如何辨。答曰。真垂跡者。必吞針及食種種極穢物無不自如乃可。否則祗為凡習驅使耳。勿混視之。
十一、持 誦
持誦為密宗要道。亟須說明。金剛法界之持誦法。精細微妙。初學遽難契機。暫置弗論。今惟就蓮花法界言之。
凡曾如法懺悔持菩提心戒。得入壇受胎藏界灌頂。傳得本尊印明者。應隨力莊嚴道場。供養本尊聖像。日日依軌修習真言。按普通程式持誦滿十萬遍。能破初重妄執。得與本尊變化身相應。滿二十萬遍能破第二重妄執。得與本尊受用身相應。滿三十萬遍能破第三重妄執。得與本尊法性身相應。若灌頂之前。既深契真如法界者。能以少數當三十萬遍。
其或根器低下。或事相缺乏。或俗務牽纏。但能憶持不忘。且複依時念誦。則持滿百萬乃至三四百萬遍。亦得破初重妄執。滿千萬遍或破二重或破三重。隨人而異。然欲計程收效。除不忘菩提心外。應守下列諸戒。
(一)須力行十善。
(二)須力矯飲酒食肉茹辛諸習。
(三)念誦時須一心緊念真言。不得攀緣他事。
(四)真言須字字正確。不得以依稀仿佛之譯音讀之。
(五)念誦中間。若不獲已而有涕唾咳嗽等事。則此遍不計數。
(六)念誦聲音勿太緩。勿太急。勿太高。勿太低。勿太大。勿太小。中間不得與他人共語。
(七)持誦本尊真言。務須專一。未到破執境界。不應改持他尊。
(八)從阿闍黎處受得真言。不應濫授他人。
(九)不起憍慢之心。常存慈悲之念。
(十)求大悉地者。中途不應作攝伏魑魅魍魎等事。亦不為人禁諸惡難。
上文彙集蘇悉地蘇婆呼等經要旨。約為十條。俾便省察。如能遵守。成就非難。有所抵觸。收效斯小。若多所違犯。自無成就可言。
十二、辨 境
學人依法持誦。日有常功。自然漸感法驗。惟境界正當與否。不可不細加分辨。
吾人為六塵所惑。耳目昏迷。人趣環境中。眼所見者限於當前最熾之境。稍涉疏遠。便不能睹。無論其他諸趣也。此方人類。福德非厚。諸天善種。自難流露於心。而鬼神惡種。則隨時具備。乘機顯現。而人不及察焉。其屏俗慮。講修行者。心稍寧靜。鬼之影像遂得倏見於前。外道重視此事。以為大效在是。佛門之具正知見者。不惟不取。且恐鬼境頻起。熏習漸濃。臨終將牽入鬼趣。密宗以培植佛種為旨。諸天境界尚所當輕。鬼影若現。亟宜放棄。學人所當知者一也。
功行幼稚時。凡情猶盛。未易從現量中的見本尊。有等根機。或循夙習。能隨意識開為法塵。宛若佛菩薩當前。此屬獨影境。亦有邪種出現。認識未清。由意匠輾轉幻作佛菩薩相。此屬帶質境。兩種境界皆非真實。執著不舍。勢入邪道。學人所當知者二也。
持誦過程中漸達于一心不亂之境。本尊種子或流現眼前。得見瑞相。其威儀若與本尊符契。且有種種光明。斯固正當法驗。倘威儀不類。祗屬夙善隨緣偶露。非與本尊相應。學人所當知者三也。
上述境界。縱與本尊相應。祗見化身。若遽生歡喜。且起分別之見。則凡情複熾境界隨失。其能泯去分別二執。庶得時與本尊相見焉。然僅安住於此。臨終不過往生本尊化土。得少為足。非密宗本旨。學人所當知者四也。
得見本尊化身。斯破初重妄執矣。從此精進不懈。再破而沖妄執。開頂門眼。能見本尊受用身。功行到此。克證無生法忍。生前堪為人天導師。臨終得生本尊報土。然不過菩薩境界。非密宗即身成佛主旨。學人所當知者五也。
百尺竿頭更能進步。摧破三重妄執。則於蓮花性海中提出本尊法性。遍佈行者肉身一切支分。從一一毛孔流出光明。普及大千世界。當是時。內離能運之心。外泯所達之境。法法無相。惟一片佛性。妙用無邊。而亦無一片之見。入此大舍三昧。行者肉身。即是本尊法身。當下便處本尊常寂光土。若更精研自心三十七尊妙性而一一證之。斯契密宗究竟之旨。
頂禮 蓮師
妙空
目錄
一、 顯教與密教
二、 唐密⋯⋯
三、 敬佛
四、 懺悔
五、 菩提心戒
六、 灌頂
七、 梵字
八、 月輪觀
九、 即身成佛
十、 阿闍黎
十一、 持誦
十二、 辨境
一、顯教與密教
佛教之分顯密,教法上之差別也。藥無貴賤,對症者良;法無優劣,當機者尚。眾生根器,有宜於顯者,有宜於密者。萬有不齊,固不必比而同之。顧二教異點維何,允宜分辨。
顯者何?明豁之謂也。隨眾生程度,逐漸曉以顯淺之法理。使其步步瞭解,悅意進修,終於超脫眾生境界,此顯教之大要也。
眾生程度幼稚時,渾渾噩噩,惟有飲食男女諸欲而已。歷劫經驗,識解漸富,計較爭奪之心,與日俱進,於是乎有紛擾不寧之社會焉。于紛擾中,深感人生種種煩惱,有求指導之傾向者,則隨機為講因果論。喻以正理,證以故事,令其恍然於善之當為,惡之當去,永遵人道正軌而持五戒焉,是為顯教初級教法。
深信因果之人,有希望天福者,自可示以十善之義,使之實踐。或更為講世間禪定功夫,引其上進。倘志存厭世,亟求解脫,則示以二乘教法,令斷煩惱,是為顯教中級教法。
大心眾生,得聞佛法,能發大願,行菩薩道者,則應開示大乘之道,令破“分別二執”。藉悟真如初境。厥後則令勤修“勝生空觀”以破“俱生我執”。次更勤修“勝法空觀”以破“俱生法執”。此中教相,雖有頓漸之殊,性相之別,要皆以融入真如性海為歸,是為顯教高級教法。
密者何?奧邃之謂也。身口意三密,為諸佛果德之結晶品。眾生程度距佛德太遠,未能猝解真義。惟遵其道而行,則法益甚大,其究也能即肉身而證法佛境界焉,此密教之大要也。
學者以至誠心接受密教之真言。勤而行之,念頭之堅,能不被六塵擾動。則真言妙性,自然乘機流露。消災障,轉順境,或兼得少許神通,是為密教初級教法。
學者若發明阿賴耶心,會得真言力,在心中作強大熏習,轉移惡種,增益善根,粗重之身化為輕妙,能延壽千萬億歲,或以肉身飛升天宮,兼得種種神通,是為密教中級教法。
學者若能游心真如性海,深達本不生際,從此仗三密力,頓入金剛法界,外現受用身,內證自性身,不論因緣所生果報托生何所,此等法身妙境恒常不失,是為密教高級教法。
顯密教法雖異,要須互相輔助。顯教諸經,往往參加陀羅尼,以促學人行持之效。東土僧伽每以大悲等咒為常課,即承此旨也。密教雖直提佛德,然於顯教若無相當研究,或致知見不正,誤入歧途,佛法翻成魔道,學者不可不知也。
二、唐密
密教之入東土,唐以前不可勝數。然大都為顯教兼習之資,不過中初兩級教法而已。若夫高級教法,唐開元時始有之。善無畏三藏特傳胎藏界法門,金剛智三藏特傳金剛界法門,不空三藏更廣傳兩門諸軌,於是高級教法大備。成立專宗,或依經文名真言宗;或對顯教名密宗。本宗既建于唐,為別於其他密教,特稱唐密,他密則稱雜密。
天臺宗之智者大師,華嚴宗之賢首國師,皆顯教中之泰斗也。以時代居先,不知將來有唐密特出,故所判教未能預攝之。間有論及真言,祗就方等部中初教法言之爾。唐以後,吾華大德,又未嘗以本宗綱領弘揚於世。唐密之真面目,非惟常人未之知,即號稱顯教大善知識,亦未能明辨。
佛法盛衰,不離因緣。唐密之在吾華,中斷久矣。而流入東瀛之法脈,則滔滔不絕,支派且愈演愈繁。其始東台二密對峙,後則更分細流。最近以種種特殊因緣,返流入華。多年沉寂之唐密,遂得重張法幟焉。
[注] 東密為弘法大師所傳。因道場在東寺,故以東名。台密為傳教大師所傳,因兼講天臺教義,故以台名。其實皆唐密也。
唐密之在東瀛,因種種機緣關係,諸祖師手眼自然有施設不同之處。吾華復興斯道,當以唐密本軌為宗,兼采他密精要以順機宜,斯善矣。
三、敬佛
佛法元忌空談,密宗尤重實習。實習之道,自敬佛始。佛之本義,在顯教研究有素之人,容有瞭解能力。若未經顯教熏習,遽行學密,對於‘佛’字未免茫然,今略述大要如下:
佛之名,在梵語具稱“佛陀”,略譯曰佛。義為“大覺者”。佛原以探究眾生本源為宗旨。真理太微,非甚深智慧不能洞徹。眾生莫不潛含智慧,為凡情所誘,迷惑於六塵之中,以致不克發展。世人所詡聰穎,乃流露意識間之淺智小慧耳。欲求甚深智慧,必先大破凡情。凡情既破,真理自顯。能契此境,斯謂之覺。從此廣度眾生,圓修五智。及其究竟,無所不通,無所不明,斯謂之大覺。具此大覺之人斯謂之佛。
佛恒以圓滿之大智,運平等之大悲,而化度眾生。在所化範圍內,佛光彌漫,普貫眾生身中。學者倘明此理,能以虔誠之念,專注於心,日積月累,心中一點佛光自然濃厚。更從阿闍黎親受普禮普供等真言,日對十方諸佛敬禮供養,則十方佛光,同時薈萃於心,力量尤大。
夙世與佛有重大因緣者,於禮敬之間,能以心光開為色塵,得見諸佛瑞相。然多有誤認法塵虛影為色法者,此須審慎。勿自著迷,縱見色塵佛相,仍應緘默,向人自炫,反增業障,此亦學者所當知也。
(注)大方等陀羅尼經第二雲。[即時得見現前諸佛。如是見者,慎莫語言。若言見者,尚不得福。況出生死,還墮三塗,經百千萬劫苦痛難處,此人現身得癩病。]此文足供參考。
四、懺 悔
依教敬佛。往往有行之多年。毫無朕兆者。此非佛性有所未周。徒以迷情深厚。遮蔽正智。心欲專注。輒為六塵誘惑。擾動不定。欲祛此弊。必須真下決心。力懺前非。誘惑一來。便迎頭痛擊。能作是行方為徹底懺悔。若更從阿闍黎受真言以攝持之。收效尤速。世有口誦懺文真言。心被誘惑自若者。此不足謂之懺悔也。
眾生迷惑之行不可勝數。一一對治。勢難周備。舉要懺悔。約分二端。
(一) 通惡業 內分三類
(甲)身業三 殺生 偷盜 邪淫
(乙)口業四 妄言 綺語 惡口 兩舌
(丙)意業三 貪欲 瞋恚 邪見
(二) 內惡業 內分二類
(甲)無間業五 殺父母 殺阿羅漢 出佛身血 破和合僧 譭謗三寶
(乙)口腹業三 飲酒 食肉 食五辛
此等惡業。顯教論之甚詳。今不贅。密教為速求破惑證真。亦有逐條懺悔之必要。除無間業五種。現生未必具犯外。其餘皆吾人所難免。不可不隨時儆惕。然懺悔之道。非徒懺前非便了。必也永斷相續。更不敢造。乃有效果。其不能遽斷者。要當漸次斷之。
以上懺法。見不空三藏譯[受菩提心戒儀。]無畏三藏[禪要]所述相同。故為學密正軌。行持愈力。效果愈大。若敷衍自欺。佛性殊難開顯。
或問學密必須斷酒肉乎。曰。密教諸經。每垂此戒。故宜力矯斯習。或問為境所迫。未能素食如何。曰。心心在齋。不貪肉味。亦無大礙。但所處之境可以素食而猶不肯舍肉。斯則為凡情所縛。不能自拔。學雖勤苦。大效難期。其有小驗。或誤與食肉鬼神感通。或祗與外金剛部相應耳。有志上進者。願慎思之。或問准提法獨許在家人不斷酒內。抑又何也。曰。是法首標[具戒清潔]之文。然為普攝群機起見。設此方便法門。俾於環境拘束中覓一出路。其功效自較[具戒清潔]者為遜。吾人立願。須求弘大。非遇不得已時。勿安於小就也。
五、菩提心戒
敬佛懺悔二事。顯教初亦如是。繼此則視學者根機。或授小乘比丘戒數百條。以對治諸惑。或授大乘菩薩戒數十條。以發展行願。比丘戒惟限於出家人。菩薩戒則在家出家皆有之。
菩薩戒以發起菩提心為基。菩提勝義。于五蘊皆空時然後顯現真切。播為外跡。則為廣度眾生之種種慈悲行願。學者對於顯教高級教法。果能深心默契。即是已見勝義菩提心。從此應諸外跡。靡不與菩薩戒條相符。此心保任不失。是為勝義菩提心戒。
學者情執猶盛。菩提心隱沒不彰。則須求宗師極力提撕。以開顯本性。雖為凡情遮障。未能發覺此性之活躍於心。但能從外跡菩薩戒條申其行願。莫敢或渝。是為行願菩提心戒。
兩種戒相。深淺不同。要以真如性海為歸。真如境界寂滅平等。凡情雖盡。佛智未備。終涉顯教範圍。此外更有三摩地菩提心戒。則密宗特具之法門也。
三摩地菩提心者。密教大阿闍黎以三密加持力。于學者心中。逕提出大圓鏡智種子。俟其熏發濃厚。心中自然流露真相。若月輪然。此相實為三昧力凝成。故冠以三摩地之名。諸佛之能洞見十方如來眾生者。即賴此大圓鏡智之力。證此者始稱入佛境界。亦雲[入佛三味耶]。
密教既以直提大圓鏡智為宗。故學者所受之菩提心戒。特稱三味耶戒。或稱諸佛內證無漏清淨法戒。雖應諸外跡。亦參用顯教菩薩戒條。而主旨固自不同。唐密特殊之點。即在於是。
三昧耶戒。實為戒中之王。精心受持。斯與佛伍。遠離二乘境界。故樂受此戒者。以後不更受小乘諸戒。其中途忽轉入小乘者。或未得明師指授之過。或其人本非唐密根機耳。
六、灌 頂
學者能以至誠之念。接受三昧耶戒。自然永植其種於心。由此勤修月輪觀。鏡智於以日固。三昧既成。十方諸佛皆有機感之力。然祗遍照諸佛之種子。平等一味。對任何佛之妙相。皆未能發現其真實莊嚴之境。於是更有灌頂之事。灌頂者何。先從眾多佛中。決定一尊為已所欲承事者。即求本尊加持之功德水。由頂灌入自心。俾成道種。由是以三密力自加發展。日就月將。自心開敷。等於本尊。應諸外跡。本尊妙相亦可流現。斯則灌頂之妙用也。
學者功行非深入寂滅平等之境。原無自行求佛灌頂之能。故須求阿闍黎做法加持之。所欲承事之本尊。或取決於投花。或依自己之素願。得體察機宜行之。本尊既定。阿闍黎即將其功德藏發揮於壇中。其間供養品如水塗花香等。同沾法味。阿闍黎功行愈高。法力愈大。當是時。學者亦身沐法海之內。無形之佛德自頂入心。綿綿不絕。惜為凡習所蔽。不自覺而知已。阿闍黎為欲增厚其觀念。俾法種強大。特取所加持之功德水。親灑學者頂上。學者如能以至誠之心。觀此頂上之水沁入自心。則所植本尊種子。轉加熾盛。繼而阿闍黎授以本尊三密。亦須虔誠接之。庶乎成功較速也。
凡修任何本尊。若未經灌頂階級。雖勤苦修持。終無效果。以心中無真實法種也。猶植花木然。其先未播種於盆。而欲求花木之滋長。無有是處。
灌頂既為扶植法種之要道。則阿闍黎之人選。自當審慎。蓋法種之強弱。與阿闍黎功行之深淺成正比例也。根機特出之士。夙生曾經強有力灌頂。且行持純熟者。現世暫有隔陰之迷。不能記憶。遇密教開灌頂壇而參加之。藉此增上緣力。夙生功德復活。成效奇速。此等根機。雖值尋常阿闍黎。亦無不可。
七、梵字
唐密原以真言名宗。真言二字。意義不可不講。法界活動力隨物作響。流為自然之音。鐘聲鐺鐺。鼓聲咚咚。皆純音也。含識之倫。其笑也嘻嘻。其哭也嗚嗚。亦純音也。就人身論之。播音之口。因部位之殊。流出之純音互相差異。所表之法界作用。其境自然不同。喉也。顎也。齦也。齒也。唇也。舌也。鼻也。交相發動。成為法界外跡之種種符號。佛之言語。恒稱法界性而為音。音無不純。謂之真言。人類始亦純音。迨社交日雜。隨事立名。假借牽合。不一而足。言語漸失天然符號。流為假言矣。
釋迦如來之演化天竺也。未嘗不俯就假言而說之。然一涉密咒。必用真言。以密咒純從諸佛功德藏流出。非假言所能代表也。其時天竺人發音符號。最稱具足。以通俗梵字紀錄佛之真言。尚覺相肖。轉流他處。每因音符未備。諸多遷就。未免失真。故欲學密咒。必先習梵字。
梵字韻母十六。聲母三十三。韻之中有平韻。有重韻。有隨韻。有止聲。平韻有短有長。重韻有簡有複。聲之中有發聲。有半韻。有硬吹氣聲。有軟吹氣聲。發聲有五類。類各有五勢。綴音之法。又有種種規矩。一一精究純熟。然後取梵文密咒而讀之。自能逼肖真言。較諸譯本之依稀仿佛。功效相差甚遠。
佛典之談梵字。屢見不一。而譯音每苦不能一一吻合。此勢之無可如何者也。[悉曇字記]述綴音只例甚詳。而聲韻要領未及精究。故標準之音尚難確定。歐洲學者爭研古代梵文。允稱明晣。近日英法德日各有專書。欲考梵音。不患無所措手矣。
密部諸經。多以咒音不正為忌。為其妨礙功效也。或問吾國先例。有習六字大明咒誤讀[吽]作[牛]。而功效不虛。後勉遵善友之教。改正其音。功效反失。此理維何。答曰。其人初惟皈敬於佛。藉六字以攝心。所得功效。乃一心不亂之小果。非大明咒特別功能。厥後勉強改正。未免含有疑心。疑念作梗。功效自失。此一定之理也。世人專念大悲等咒。初未嘗灌頂。而咒音有多乖舛。間亦有效者。大都收效于一心不亂也。
八、月輪觀
唐密以發明三摩地菩提心為正因。從此乃能進觀諸佛真實莊嚴妙相。否則雖有所見。祗屬隨緣而生之影像境界。故學者于受戒灌頂之後。亟宜修習三摩地法。其法維何。即月輪觀是。
學者于入密之前。在顯教確已通宗。能空五蘊。其觀月輪。成功甚速。此等根機。姑置弗論。今所論者。普通方法也。欲作此觀。先須獨處靜室。屏絕萬事。跏趺而坐。
遵用阿闍黎特傳印明。加持自身。然後執珠持明。至少以誦百零八遍為限。限數既滿。然後如法運心禮佛獻供。及力懺夙愆。大發弘願。次乃修月輪觀。
此觀原以嚴注自心為下手功夫。然凡情氣息浮動。心易外牽。故須先調氣息。俾能與正念相應。正念既活現於心。徐徐擴充其量。由寸而尺而丈。乃至無邊。終則漸漸收斂。惟留一肘量。
明淨潔白。猶如月輪。此觀成就名曰月輪三昧。
有一類根機。調氣沉靜。未能於自心發現一點正念。可假想面前有圓明潔白之淨月。其徑一肘。距身四肘。眼惟微開。祗以心見。初雖冥冥無睹。久則漸漸有徵。觀已明徹。則亦擴充其量。終乃收歸自心。
月輪二字。本以狀況觀境。非真有質礙物當前如世間月輪之麗乎天也。觀之純熟。輪相斯隱。唯覺遍周法界。無非寂淨光明。身不可得。心不可得。萬法不可得。虛空亦不可得。乃至不可得亦不可得。一切煩惱不假對治自然不起。根本正智。不由他悟自然通達。功夫至此。便與本有毗盧遮那法性相契。
宗門極則之禪。的的見性。境與前同。根機稍遜者。雖獲無生法忍。祗能遮遣情執。于寂靜光明之法界本性。猶隔一重薄霧也。
九、即身成佛
即身成佛者。行者于現生肉身中親證佛之種種法身也。此義為三乘教所未談。一乘教雖有直超如來地之說。而語焉弗詳。此中境界可分三門論之。
其一 真如法界之即身成佛
外脫六塵。內脫六根。萬丈深潭。直窮到底。一點靈光。普照一切。頭頭是道。法法皆如。行者實證至此。斯與真如法界相應。肉身雖與眾生同形。本性卻與諸佛齊耀。此境。禪宗大德鹹能證之。謂之自性天真佛。然萬法流現。全仗因緣力配成。夙生若無濃厚之因。今生未能逕顯其境。如定中能發見某佛之相。生前必曾經種種供養承事也。密宗則以此為初門。作以下兩門之基礎。
其二 蓮花法界之即身成佛
於真如法界中。以甚深妙觀察智。提起諸佛之特種法輪而開展之。不論何佛之法性。苟能依法獲得其種子。以真言力涵泳之。由微而著。漸成蓮花法界。終則本尊自性顯耀于行者身中。遍身莫非妙法流行之處。肉身當體。成為本尊之等流法身。從頂門出。特現本尊之受用法身。從毛孔出。普現本尊之變化法身。常人視之。惟見行者趺坐入定。肉眼殊異者。得見行者周身發光。而夙與本尊結深厚之緣者。能於光中睹佛瑞相。
其三 金剛法界之即身成佛
蓮花法界。雖能流現本尊種種法身。而自性身猶屬渾涵。必也以大圓鏡智為主。修成大雄猛之心。而後十方如來之自性法身。微細開顯。運入行者自身。則明現自受用法身。而與等流法身。交互輝映。夫如是乃與金剛法界相應。從此回入蓮花法界。本尊受用及變化諸法身。尤為玲瓏透徹。莊嚴殊勝。密宗即身成佛之義。到此方成究竟也。
法身本來無相。從真如法界證得。固平等一味。而蓮花金剛兩種法界。雖五大法性交錯顯現。猶性上差別。但行者參以識大反應力。則差別性凝然變現妙莊嚴相。五大者。堅濕暖動虛五性也。識大即相宗所謂唯識性也。密宗之有相法身。原由六大法性構成之。此等法理。精邃至極。非經過真修實證功夫。無由契會其妙。若從文字討論。祗能比知其理路而已。顯教中人。每以多劫修成之莊嚴色身為成佛之相。于上文圓頓深旨。未免懷疑。自密宗觀之。此等因果佛。祗屬色塵攝。與六大緣起之妙相迥別。學者若未到此境。慎勿妄議。藉免謗法之咎。
十、阿闍黎
阿闍黎。梵語也。義譯軌范師。顯密諸宗凡對於所提倡之法門。深達其教義。徹悟其宗旨。堪為後學導師。皆得為其宗之阿闍黎。顧此名特盛于密宗。
密宗阿闍黎。以導後學即身成佛為主旨。懺悔也。授戒也。灌頂也。層層啟迪。無非扶植佛種之道。然欲學人實受法益。阿闍黎不可不具兩種道行。
(甲)通宗
觀行功力。能與上節三種法界一一相應。方稱深達本宗。不能與真如法界相應。尚缺宗師之基。不能與蓮花法界相應。未足為人作胎藏界灌頂。不能與金剛法界相應。未足為人作金剛界灌頂。但依教法行事者。亦可為夙根素具之人作增上緣。使既植之佛種復活耳。
(乙)通教
阿闍黎居於接引眾生之位。對於後學。非善巧指示不為功。故密教妙義固須通達。即顯教諸義亦須切實研究。蓋使不精顯教。無以襯出密教之特點。淺境或誤作深境。而對來機種種非難。亦未能如理懾伏之也。
此外尚有諸種德相。為阿闍黎所應備者。詳見大日經具緣品。及蘇悉地經分別阿闍黎相品等。可供參考。
一乘大教。直顯佛性。修持之人固不論緇素。而為導師者。亦無在家出家之分。默契深旨者。自能洞解。然三乘教法中。頗有困於[不了義]。疑在家人不合作密宗阿闍黎者。蘇悉地經及大日疏。雖有釋疑之文。而文理稍繁。淺學或未能猝曉。惟微妙大曼荼羅經。立言直捷。且再三提示。今撮其大意如下。
(一)持金剛之阿闍黎。不論比丘優婆塞。皆當遠離五罪。 信行三密。以三摩地起智慧方便。教化有情。令生信解。
(二)若有比丘或俗人。奉行密教為阿闍黎。能令一切有情生正等正覺種子者。四眾對之皆應尊重恭敬供養。與對佛無異。
(三)阿闍黎及諸行人。或獨持菩薩戒。或兼持比丘戒。皆須遠離身邪行過。獨持菩薩戒者。雖不廢夫婦之倫。而不溺於情欲。故亦得三摩地智。轉利有情。
上文所謂優婆塞俗人。以及獨持菩薩戒者。皆指在家之人。當舉一條既足顯明阿闍黎之不拘緇素。況至再至三也耶。
大曼荼羅經。對於阿闍黎之不得飲酒食肉。更有嚴重誥誡。下文即金剛手菩薩與佛問答之言。
金剛手白言。若阿闍黎受行世法。恒取快樂。恒食酒肉葷辛之味。彼阿闍黎雲何度弟子入壇。雲何度弟子免輪回之難。雲何得真言悉地。
我今疑惑。其事雲何。佛言。金剛手。無有阿闍黎受行世法恒取快樂。樂食酒肉葷辛之味者。
觀此文。可知貪著世樂酒肉之徒。雖號稱阿闍黎。引人入壇。自他均不能得真言悉地之益。並不能脫離輪回之苦。或問垂跡大士。間有從遊戲三昧出。故意飲酒食肉者。此如何辨。答曰。真垂跡者。必吞針及食種種極穢物無不自如乃可。否則祗為凡習驅使耳。勿混視之。
十一、持 誦
持誦為密宗要道。亟須說明。金剛法界之持誦法。精細微妙。初學遽難契機。暫置弗論。今惟就蓮花法界言之。
凡曾如法懺悔持菩提心戒。得入壇受胎藏界灌頂。傳得本尊印明者。應隨力莊嚴道場。供養本尊聖像。日日依軌修習真言。按普通程式持誦滿十萬遍。能破初重妄執。得與本尊變化身相應。滿二十萬遍能破第二重妄執。得與本尊受用身相應。滿三十萬遍能破第三重妄執。得與本尊法性身相應。若灌頂之前。既深契真如法界者。能以少數當三十萬遍。
其或根器低下。或事相缺乏。或俗務牽纏。但能憶持不忘。且複依時念誦。則持滿百萬乃至三四百萬遍。亦得破初重妄執。滿千萬遍或破二重或破三重。隨人而異。然欲計程收效。除不忘菩提心外。應守下列諸戒。
(一)須力行十善。
(二)須力矯飲酒食肉茹辛諸習。
(三)念誦時須一心緊念真言。不得攀緣他事。
(四)真言須字字正確。不得以依稀仿佛之譯音讀之。
(五)念誦中間。若不獲已而有涕唾咳嗽等事。則此遍不計數。
(六)念誦聲音勿太緩。勿太急。勿太高。勿太低。勿太大。勿太小。中間不得與他人共語。
(七)持誦本尊真言。務須專一。未到破執境界。不應改持他尊。
(八)從阿闍黎處受得真言。不應濫授他人。
(九)不起憍慢之心。常存慈悲之念。
(十)求大悉地者。中途不應作攝伏魑魅魍魎等事。亦不為人禁諸惡難。
上文彙集蘇悉地蘇婆呼等經要旨。約為十條。俾便省察。如能遵守。成就非難。有所抵觸。收效斯小。若多所違犯。自無成就可言。
十二、辨 境
學人依法持誦。日有常功。自然漸感法驗。惟境界正當與否。不可不細加分辨。
吾人為六塵所惑。耳目昏迷。人趣環境中。眼所見者限於當前最熾之境。稍涉疏遠。便不能睹。無論其他諸趣也。此方人類。福德非厚。諸天善種。自難流露於心。而鬼神惡種。則隨時具備。乘機顯現。而人不及察焉。其屏俗慮。講修行者。心稍寧靜。鬼之影像遂得倏見於前。外道重視此事。以為大效在是。佛門之具正知見者。不惟不取。且恐鬼境頻起。熏習漸濃。臨終將牽入鬼趣。密宗以培植佛種為旨。諸天境界尚所當輕。鬼影若現。亟宜放棄。學人所當知者一也。
功行幼稚時。凡情猶盛。未易從現量中的見本尊。有等根機。或循夙習。能隨意識開為法塵。宛若佛菩薩當前。此屬獨影境。亦有邪種出現。認識未清。由意匠輾轉幻作佛菩薩相。此屬帶質境。兩種境界皆非真實。執著不舍。勢入邪道。學人所當知者二也。
持誦過程中漸達于一心不亂之境。本尊種子或流現眼前。得見瑞相。其威儀若與本尊符契。且有種種光明。斯固正當法驗。倘威儀不類。祗屬夙善隨緣偶露。非與本尊相應。學人所當知者三也。
上述境界。縱與本尊相應。祗見化身。若遽生歡喜。且起分別之見。則凡情複熾境界隨失。其能泯去分別二執。庶得時與本尊相見焉。然僅安住於此。臨終不過往生本尊化土。得少為足。非密宗本旨。學人所當知者四也。
得見本尊化身。斯破初重妄執矣。從此精進不懈。再破而沖妄執。開頂門眼。能見本尊受用身。功行到此。克證無生法忍。生前堪為人天導師。臨終得生本尊報土。然不過菩薩境界。非密宗即身成佛主旨。學人所當知者五也。
百尺竿頭更能進步。摧破三重妄執。則於蓮花性海中提出本尊法性。遍佈行者肉身一切支分。從一一毛孔流出光明。普及大千世界。當是時。內離能運之心。外泯所達之境。法法無相。惟一片佛性。妙用無邊。而亦無一片之見。入此大舍三昧。行者肉身。即是本尊法身。當下便處本尊常寂光土。若更精研自心三十七尊妙性而一一證之。斯契密宗究竟之旨。
頂禮 蓮師
妙空
中西宗教比較研究之一
人本與神本
中國宗教具有強烈的人本主義色彩,與之相比,西方宗教則具有顯著的神本主義特徵。所謂宗教,簡而言之,就是人對神的信仰。在這種信仰體系中,神、人、神人 之間的關係是其基本構成要素。中西宗教精神人本與神本的差異集中體現在它們關於這三者的觀念之不同上。
首先,中西宗教關於神的觀念有很大的不同。基督教的上帝被奉為宇宙間的唯一真神,至高無上,全知、全善、全能、全在,是宇宙自然和世界萬物的創造者,是世 界萬物運動變化的支配者。對人⋯⋯來說,上帝是創造者,是生命的給予者,是人生得失成敗、生死禍福的主宰者,是善惡行為的審判者,是人類苦難的拯救者。換言 之,上帝是世界之根本,尤其是人之根本,一切都是從上帝出發的,也都是以上帝為最終目的的。
與基督教不同,人是中國宗教關注的中心,其最終目的是人的幸福而不是神的尊嚴。道教以抽象、神秘的道為最高信仰,奉中國古代歷史人物老子為教祖,崇拜神 仙,屬於多神教。它認為,神是出於天地未分之時的先天真聖,如“三清”、“天尊”、“星君”等;仙是天地開闢以後的得道仙真以及地方神靈,如“八仙”、 “土地神”等。神和仙構成了道教的等級制的神靈體系。在道教教義中,神既不是世界的創造者,也不是世界的主宰者,而是抽象、神秘的道的化身;仙是人或其它 自然物修煉得道而成。也就是說,道教的神仙是人可以修煉而成的。例如,在道教經典《太平經》中有一個“天心神”,就是凡人學道不止而成神仙的,“故奴婢賢 者得為善人,善人好學得成賢人;賢人好學不止,成不死之事,更仙,仙不止入真,成真不止入神,神不止乃與皇天同形。故上神人告于北極紫宮中也,與天上帝同 象也,名天心神,……”道教的許多神靈,特別是低級神靈往往與人有很密切的關係,具有非常濃厚的人情味和人間氣息,與基督教嚴厲、獨尊、遠離人間煙火卻又 監視著人的一舉一動的上帝有很大的不同。佛教信仰的最高神是佛陀。佛陀,意為覺者,指修習佛法,達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者俱全的完滿境界者,小乘佛教 指釋伽牟尼佛,大乘佛教除釋迦牟尼佛之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其次是菩薩。菩薩意為“覺有情”、“道眾生”、“道心眾生”,以智慧上求菩提,用慈悲下救 眾生。中國人家喻戶曉的是其中的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在中國佛教中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法力無邊、普度眾生的神。與基督教的上帝不同,佛既不是造物主, 也不主宰人的吉凶禍福,只消除人的災難,保佑人的平安;而且,佛教中的佛和菩薩都是人修習佛法可以成就的。根據佛教教義,佛陀本是人,不是神,後來被人神 化成為至高無上的神。釋迦牟尼佛原來是古印度一個小邦國的王太子,地藏王菩薩原來是古代新羅國的太子。中國人的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是以死去的先人和天地為 崇拜物件的。祖先崇拜認為,已死去的祖先能夠在陰間保佑子孫後代的平安和幸福,保佑家族的興旺和發達。鬼神崇拜以天、以及天地間的神靈為崇拜物件,鬼魂則 是人敬畏、回避的對象。
由以上所述可知,在中國宗教中,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或是傳統的民間信仰,神更多的是人祈求幸福和平安的對象,是人類生活的保佑者,而不是人的生活的中心和根本目的,這與基督教的神靈觀是根本不同的。
其次,中西宗教對人的看法也有很大的不同。關於人的本性,中國宗教受儒家文化性善論的影響,基本上對人性持肯定的看法。中國佛教認為人有佛性,這是人覺悟 成佛的根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有些派別甚至主張即使斷了一切善根的“一闡提人”也能成佛。佛教禪宗更是主張,人的自性即是佛 性,覺悟即是佛,沉迷即為凡,人是尚未覺悟的佛,佛是覺悟了的人。道教認為人有道心,有先天之性,此為人修道的前提。基督教對人性基本上持否定的看法,認 為人有原罪和罪性。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犯下原罪,遺傳給後世子孫,綿延不絕,每個人一生下來就帶有原罪。人的罪性是指人的各種違背神意、使人墮落的欲望, 特別是人的貪欲。關於人在宇宙間的地位,基督教認為,人與世間萬物都是上帝的創造,人雖然被稱為神的子女,在萬物中地位最高,可以管理和利用萬物,但是與 神相比,人是有罪的、卑微的、低賤的。中國宗教則不同,佛教把宇宙間的生命體分為“四聖六凡”有高下差別的十類,四聖是已經覺悟、超脫生死輪回的生命體, 六凡是沒有覺悟、未脫生死輪回的生命體,人與動物一樣是六凡之一,處於六凡中的第二個層次,地位低下,但是,佛教認為人有修習佛法、證悟成佛的能力。道教 珍視人的生命,認為“一切萬物,人最為貴”,“人是有生最靈者也”,“萬物以人為貴,人以生為寶。”。人通過修煉道術,就能得道成仙。 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是儒家文化的基本內容,儒家文化認為人是與天、地並列的三才之一,天地之間人為貴,人為萬物之靈。顯然,中國宗教基本上是肯定人在宇宙 間的較高的地位的。
宗教是人對神的信仰,所以,神人關係是宗教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基督教中,神人之間是一種緊張的對立關係:神是人的創造者,人類生活的主宰者,人的善惡行為 的審判者,人的禍福的掌握者;人信仰神,遵從神的旨意,向神祈禱,求神保佑。在這種神人關係中,神是人全部生活的中心,具有絕對的支配權;人一無所有,只 是神意的服從者,他所能做的只是祈求和服從。在中國宗教中,人與神之間是一種比較和諧的關係。在佛教中,人為現實人生的苦難向佛、菩薩求助,佛、菩薩則以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之心解救人的苦難,保佑人的平安與幸福。在道教中,以三清尊神為主的道教諸神主宰著人的禍福成敗、生死壽夭;人通過信仰神仙獲得它們的 保佑和幫助,達到平安、健康、長生不死的目的。天地崇拜和鬼神崇拜認為,天地鬼神主宰人事、賞善罰惡,人應當敬畏鬼神,按時祭祀天地鬼神,積德行善,以求 天地鬼神的佑助。在神人關係和人倫關係兩者之間,基督教重神人關係,認為神人關係高於人倫關係,愛神是第一位的,愛上帝的心應過於愛人的心,愛人也應當是 為上帝而愛人。《聖經》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相對而言,中國宗教更重 人倫關係,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或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都沒有主張愛神應當過於愛人,相反,卻都強調人倫關係的重要,把儒家的忠孝道德作為宗教道德的基 本內容,甚至認為愛人高於愛神。
在神人關係中,人的解脫與神的救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中西宗教人本與神本的差異在這一點上表現得尤其明顯。中國宗教非常強調人自身的努力,認為人自身 的努力是人解脫的根本前提,神的救助只是人解脫的輔助力量。佛教對人生基本上持蔑視和否定的態度,它認為,人生本質上是苦的,苦的原因是人對佛法的無知和 對世俗欲望的貪執。人只有信仰佛教,修習佛法,體悟佛理,才能成就佛果,從人生的苦海中解脫出來。顯然,對於人的解脫和成佛,佛教強調的是人自身的努力而 不是佛的恩賜。所以,有人稱之為“自力拯救”的宗教。這個特點在中國佛教中尤為明顯。中國佛教的大多數宗派認為,人是有佛性的,凡人之所以沒有成佛是因為 他的佛性被世俗貪欲遮蔽了,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只要誠信佛教,修習佛法,破除愚妄和貪執,就能成佛。禪宗更進一步,認為眾生無須長期修習,一旦突然覺悟自 身的清淨本性,就可頓然成佛。能否成佛,關鍵在於自性的迷悟。禪宗南派創始人慧能說:“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是佛。”這就把能否成佛完全寄託在人自身的努力上了。道教追求的最高目標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即道教所說的“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的神秘境界。要達到這一目 標,道教認為,主要依賴於人的自我修煉,“天道萬端,在人可為”,“我命在我不在天”,“我命在我不屬天地。”人如果敬奉道教神靈,努力修煉,從而理解道、貼近道、追求道,就能得道;得道之後,度人濟世,廣積陰功,就能成仙和長生。與中國宗教不同,基督教認為, 上帝派他的獨生子耶穌降生世間傳播福音,拯救有罪的世人,並且以自己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死為人類贖罪。所以,人的得救本乎上帝的恩典,沒有神的恩典,人單單 憑藉自身的努力是無法擺脫他的罪進入天堂的。相反,只要神願意,即使是罪大惡極之人也能得到神的赦免,被神拯救,進入天堂。基督教新教的加爾文派把這一思 想推到極端,提出“預定論”,認為能否成為上帝的選民是上帝預先定好的,人的努力絲毫不能改變上帝的決定,人只能聽從上帝的決定。簡言之,在中國宗教中, 人的解脫主要靠自身的努力;在基督教中,人的得救主要靠神的恩典。
總之,在基督教中,神是中心,是一切的出發點,人則是神的附屬,人的一切都從屬於神,人是為神而存在的,能否得救決定於神的意志;在中國宗教中,人是中 心,仙佛是人修煉而成的,是人信仰和崇拜的物件,更是人羡慕的物件,成仙成佛是人信仰宗教的最高目標,能否成仙成佛主要取決於人自身的努力。所以,在一定 意義上可以說,中國宗教是從人出發來看待和設計一切的,基督教是從神出發來看待和設計一切的。
妙空
人本與神本
中國宗教具有強烈的人本主義色彩,與之相比,西方宗教則具有顯著的神本主義特徵。所謂宗教,簡而言之,就是人對神的信仰。在這種信仰體系中,神、人、神人 之間的關係是其基本構成要素。中西宗教精神人本與神本的差異集中體現在它們關於這三者的觀念之不同上。
首先,中西宗教關於神的觀念有很大的不同。基督教的上帝被奉為宇宙間的唯一真神,至高無上,全知、全善、全能、全在,是宇宙自然和世界萬物的創造者,是世 界萬物運動變化的支配者。對人⋯⋯來說,上帝是創造者,是生命的給予者,是人生得失成敗、生死禍福的主宰者,是善惡行為的審判者,是人類苦難的拯救者。換言 之,上帝是世界之根本,尤其是人之根本,一切都是從上帝出發的,也都是以上帝為最終目的的。
與基督教不同,人是中國宗教關注的中心,其最終目的是人的幸福而不是神的尊嚴。道教以抽象、神秘的道為最高信仰,奉中國古代歷史人物老子為教祖,崇拜神 仙,屬於多神教。它認為,神是出於天地未分之時的先天真聖,如“三清”、“天尊”、“星君”等;仙是天地開闢以後的得道仙真以及地方神靈,如“八仙”、 “土地神”等。神和仙構成了道教的等級制的神靈體系。在道教教義中,神既不是世界的創造者,也不是世界的主宰者,而是抽象、神秘的道的化身;仙是人或其它 自然物修煉得道而成。也就是說,道教的神仙是人可以修煉而成的。例如,在道教經典《太平經》中有一個“天心神”,就是凡人學道不止而成神仙的,“故奴婢賢 者得為善人,善人好學得成賢人;賢人好學不止,成不死之事,更仙,仙不止入真,成真不止入神,神不止乃與皇天同形。故上神人告于北極紫宮中也,與天上帝同 象也,名天心神,……”道教的許多神靈,特別是低級神靈往往與人有很密切的關係,具有非常濃厚的人情味和人間氣息,與基督教嚴厲、獨尊、遠離人間煙火卻又 監視著人的一舉一動的上帝有很大的不同。佛教信仰的最高神是佛陀。佛陀,意為覺者,指修習佛法,達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者俱全的完滿境界者,小乘佛教 指釋伽牟尼佛,大乘佛教除釋迦牟尼佛之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其次是菩薩。菩薩意為“覺有情”、“道眾生”、“道心眾生”,以智慧上求菩提,用慈悲下救 眾生。中國人家喻戶曉的是其中的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在中國佛教中就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法力無邊、普度眾生的神。與基督教的上帝不同,佛既不是造物主, 也不主宰人的吉凶禍福,只消除人的災難,保佑人的平安;而且,佛教中的佛和菩薩都是人修習佛法可以成就的。根據佛教教義,佛陀本是人,不是神,後來被人神 化成為至高無上的神。釋迦牟尼佛原來是古印度一個小邦國的王太子,地藏王菩薩原來是古代新羅國的太子。中國人的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是以死去的先人和天地為 崇拜物件的。祖先崇拜認為,已死去的祖先能夠在陰間保佑子孫後代的平安和幸福,保佑家族的興旺和發達。鬼神崇拜以天、以及天地間的神靈為崇拜物件,鬼魂則 是人敬畏、回避的對象。
由以上所述可知,在中國宗教中,無論是佛教,還是道教,或是傳統的民間信仰,神更多的是人祈求幸福和平安的對象,是人類生活的保佑者,而不是人的生活的中心和根本目的,這與基督教的神靈觀是根本不同的。
其次,中西宗教對人的看法也有很大的不同。關於人的本性,中國宗教受儒家文化性善論的影響,基本上對人性持肯定的看法。中國佛教認為人有佛性,這是人覺悟 成佛的根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有些派別甚至主張即使斷了一切善根的“一闡提人”也能成佛。佛教禪宗更是主張,人的自性即是佛 性,覺悟即是佛,沉迷即為凡,人是尚未覺悟的佛,佛是覺悟了的人。道教認為人有道心,有先天之性,此為人修道的前提。基督教對人性基本上持否定的看法,認 為人有原罪和罪性。人類始祖亞當和夏娃犯下原罪,遺傳給後世子孫,綿延不絕,每個人一生下來就帶有原罪。人的罪性是指人的各種違背神意、使人墮落的欲望, 特別是人的貪欲。關於人在宇宙間的地位,基督教認為,人與世間萬物都是上帝的創造,人雖然被稱為神的子女,在萬物中地位最高,可以管理和利用萬物,但是與 神相比,人是有罪的、卑微的、低賤的。中國宗教則不同,佛教把宇宙間的生命體分為“四聖六凡”有高下差別的十類,四聖是已經覺悟、超脫生死輪回的生命體, 六凡是沒有覺悟、未脫生死輪回的生命體,人與動物一樣是六凡之一,處於六凡中的第二個層次,地位低下,但是,佛教認為人有修習佛法、證悟成佛的能力。道教 珍視人的生命,認為“一切萬物,人最為貴”,“人是有生最靈者也”,“萬物以人為貴,人以生為寶。”。人通過修煉道術,就能得道成仙。 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是儒家文化的基本內容,儒家文化認為人是與天、地並列的三才之一,天地之間人為貴,人為萬物之靈。顯然,中國宗教基本上是肯定人在宇宙 間的較高的地位的。
宗教是人對神的信仰,所以,神人關係是宗教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基督教中,神人之間是一種緊張的對立關係:神是人的創造者,人類生活的主宰者,人的善惡行為 的審判者,人的禍福的掌握者;人信仰神,遵從神的旨意,向神祈禱,求神保佑。在這種神人關係中,神是人全部生活的中心,具有絕對的支配權;人一無所有,只 是神意的服從者,他所能做的只是祈求和服從。在中國宗教中,人與神之間是一種比較和諧的關係。在佛教中,人為現實人生的苦難向佛、菩薩求助,佛、菩薩則以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之心解救人的苦難,保佑人的平安與幸福。在道教中,以三清尊神為主的道教諸神主宰著人的禍福成敗、生死壽夭;人通過信仰神仙獲得它們的 保佑和幫助,達到平安、健康、長生不死的目的。天地崇拜和鬼神崇拜認為,天地鬼神主宰人事、賞善罰惡,人應當敬畏鬼神,按時祭祀天地鬼神,積德行善,以求 天地鬼神的佑助。在神人關係和人倫關係兩者之間,基督教重神人關係,認為神人關係高於人倫關係,愛神是第一位的,愛上帝的心應過於愛人的心,愛人也應當是 為上帝而愛人。《聖經》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相對而言,中國宗教更重 人倫關係,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或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都沒有主張愛神應當過於愛人,相反,卻都強調人倫關係的重要,把儒家的忠孝道德作為宗教道德的基 本內容,甚至認為愛人高於愛神。
在神人關係中,人的解脫與神的救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中西宗教人本與神本的差異在這一點上表現得尤其明顯。中國宗教非常強調人自身的努力,認為人自身 的努力是人解脫的根本前提,神的救助只是人解脫的輔助力量。佛教對人生基本上持蔑視和否定的態度,它認為,人生本質上是苦的,苦的原因是人對佛法的無知和 對世俗欲望的貪執。人只有信仰佛教,修習佛法,體悟佛理,才能成就佛果,從人生的苦海中解脫出來。顯然,對於人的解脫和成佛,佛教強調的是人自身的努力而 不是佛的恩賜。所以,有人稱之為“自力拯救”的宗教。這個特點在中國佛教中尤為明顯。中國佛教的大多數宗派認為,人是有佛性的,凡人之所以沒有成佛是因為 他的佛性被世俗貪欲遮蔽了,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只要誠信佛教,修習佛法,破除愚妄和貪執,就能成佛。禪宗更進一步,認為眾生無須長期修習,一旦突然覺悟自 身的清淨本性,就可頓然成佛。能否成佛,關鍵在於自性的迷悟。禪宗南派創始人慧能說:“自性迷,佛即眾生;自性悟,眾生即是佛。”這就把能否成佛完全寄託在人自身的努力上了。道教追求的最高目標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即道教所說的“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的神秘境界。要達到這一目 標,道教認為,主要依賴於人的自我修煉,“天道萬端,在人可為”,“我命在我不在天”,“我命在我不屬天地。”人如果敬奉道教神靈,努力修煉,從而理解道、貼近道、追求道,就能得道;得道之後,度人濟世,廣積陰功,就能成仙和長生。與中國宗教不同,基督教認為, 上帝派他的獨生子耶穌降生世間傳播福音,拯救有罪的世人,並且以自己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死為人類贖罪。所以,人的得救本乎上帝的恩典,沒有神的恩典,人單單 憑藉自身的努力是無法擺脫他的罪進入天堂的。相反,只要神願意,即使是罪大惡極之人也能得到神的赦免,被神拯救,進入天堂。基督教新教的加爾文派把這一思 想推到極端,提出“預定論”,認為能否成為上帝的選民是上帝預先定好的,人的努力絲毫不能改變上帝的決定,人只能聽從上帝的決定。簡言之,在中國宗教中, 人的解脫主要靠自身的努力;在基督教中,人的得救主要靠神的恩典。
總之,在基督教中,神是中心,是一切的出發點,人則是神的附屬,人的一切都從屬於神,人是為神而存在的,能否得救決定於神的意志;在中國宗教中,人是中 心,仙佛是人修煉而成的,是人信仰和崇拜的物件,更是人羡慕的物件,成仙成佛是人信仰宗教的最高目標,能否成仙成佛主要取決於人自身的努力。所以,在一定 意義上可以說,中國宗教是從人出發來看待和設計一切的,基督教是從神出發來看待和設計一切的。
妙空
否定神學與道不可道
基督教神秘主義哲學和中國老莊哲學對上帝或道的理解必然導致上帝或道不可知、不可說的結論。
對於基督教神秘主義哲學來說,論述這一思想的學說是否定神學。否定神學的概念是偽狄奧尼修斯於5世紀提出的。他在《神秘神學》一書中明確地區分了肯定神學和否定神學。所謂肯定神學,也就是用一些肯定性的謂詞,例如全知、全能、造物主、實體、一等等,來稱謂上帝。這些謂詞都是我們從經驗世界得出的規定和概念,直接地或通過比擬附會在上帝身上的,它們都不足以表述上帝的實質,⋯⋯反而只會限制無限的上帝,因此,肯定神學只具有很小的價值。我們必須在肯定神學之外還有一種否定神學來作它的補充和矯正。所謂否定神學,也就是認為任何肯定性的謂詞都不適用於表述上帝,我們只能說上帝不是什麼,而不能說上帝是什麼。我們只能用純否定性的謂詞去表述上帝,以確保上帝的純潔性、超越性和無限性。上帝不僅是不可認識的、不可言說的,而且是超越於不可認識、不可言說的。我們只能在“無知的黑暗”中去體驗上帝,在“神秘的無知”中與上帝結合。
否定神學的思想深深地植根于古希臘哲學的原初精神之中。在古希臘,“哲學”的原意就是“愛智慧”,因而哲學一開始就貫穿著追求真理、智慧的傳統,其突出特徵就是把真理、智慧與一般知識、意見區分開來。巴門尼德明確地提出了以真實存在為物件的“真理之路”和以現象世界為物件的“意見之路”之間的區分,諄諄告誡人們要避開“意見之路”,“要使你自己的思想遠離這條途徑,不要屈從於來自眾人的經驗習慣,讓自己在這條路上逡巡, 以你茫然的眼睛、轟鳴的耳朵和舌頭為準繩;而要用理智把有關的爭辯判明”。 蘇格拉底也“害怕如果我用眼睛觀察事物或借助於其它感官來把握事物,我的靈魂之眼會致瞎”。 最為極端的例子當屬德謨克利特。據說,為了不讓視覺蒙蔽自己的理性,他閉上眼睛猶恐不及,竟自動把雙眼弄瞎。隨著對最高存在、真理的神化,感官感覺以及建立在它上面的知識不能認識神,也就成為必然的結論了。斐洛、普洛提諾都認為,神是無限的,沒有任何差別和規定性,因而也就是不可認識、不可表述的,甚至神自己也不能認識他自己。偽狄奧尼修斯把這些思想與基督教的上帝觀相結合,發揮成為一種系統的否定神學學說。在此之後,否定神學不僅成為整個基督教神秘主義哲學的理論基礎,而且也為其他經院哲學家在不同程度上所接受。
最高的哲學原則是不可認識、不可表述的,這一思想同樣存在於中國的老莊哲學中。《老子》開篇伊始就提出:“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以後又進一步指出:“道隱無名”(第四十一章)。道之所以不可道,乃是因為道超越形體,無法為人的耳目感官所認識,是超感覺的存在。“道之為物,惟恍惟惚”(第二十一章)。所以,道“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第三十五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第十四章)。但老子的道畢竟沒有被神化,因此不妨稱之為“否定形而上學”。然而,道雖不可道,卻又是非道不可,所以老子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第二十五章)。莊子也指出:“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遊》)。道“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大宗師》)。所以“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如果勉強談論道,則“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之成”(《齊物論》)。任何常人的認識,任何是非的分辯,任何愛惡的感情,都是對道的損壞。
基督教神秘主義哲學和中國老莊哲學都把自己的最高哲學原則理解為超越感覺的、不可認識的、人的有限的語言和概念無法表述的。這是從上帝或道的超越性必然得出的結論。然而,既然上帝或道還有內在性的一面,能不能從萬物出發去體認上帝或道呢?無論是基督教神秘主義哲學,還是中國老莊哲學,對此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原因就在於這種方式的認識勢必有損於無限的上帝或“常道”。這樣,它們最終選擇了一條否棄日常認識的道路。其實,把最高的存在或原則看作是超感覺的、日常的語言和概念不能表述的,這是許多哲學都持有的觀點。但大多數哲學家並不否認借助認識具體事物可以不斷地接近真理。正是在這一點上,神秘主義和其他哲學分道揚鑣了。
妙空
基督教神秘主義哲學和中國老莊哲學對上帝或道的理解必然導致上帝或道不可知、不可說的結論。
對於基督教神秘主義哲學來說,論述這一思想的學說是否定神學。否定神學的概念是偽狄奧尼修斯於5世紀提出的。他在《神秘神學》一書中明確地區分了肯定神學和否定神學。所謂肯定神學,也就是用一些肯定性的謂詞,例如全知、全能、造物主、實體、一等等,來稱謂上帝。這些謂詞都是我們從經驗世界得出的規定和概念,直接地或通過比擬附會在上帝身上的,它們都不足以表述上帝的實質,⋯⋯反而只會限制無限的上帝,因此,肯定神學只具有很小的價值。我們必須在肯定神學之外還有一種否定神學來作它的補充和矯正。所謂否定神學,也就是認為任何肯定性的謂詞都不適用於表述上帝,我們只能說上帝不是什麼,而不能說上帝是什麼。我們只能用純否定性的謂詞去表述上帝,以確保上帝的純潔性、超越性和無限性。上帝不僅是不可認識的、不可言說的,而且是超越於不可認識、不可言說的。我們只能在“無知的黑暗”中去體驗上帝,在“神秘的無知”中與上帝結合。
否定神學的思想深深地植根于古希臘哲學的原初精神之中。在古希臘,“哲學”的原意就是“愛智慧”,因而哲學一開始就貫穿著追求真理、智慧的傳統,其突出特徵就是把真理、智慧與一般知識、意見區分開來。巴門尼德明確地提出了以真實存在為物件的“真理之路”和以現象世界為物件的“意見之路”之間的區分,諄諄告誡人們要避開“意見之路”,“要使你自己的思想遠離這條途徑,不要屈從於來自眾人的經驗習慣,讓自己在這條路上逡巡, 以你茫然的眼睛、轟鳴的耳朵和舌頭為準繩;而要用理智把有關的爭辯判明”。 蘇格拉底也“害怕如果我用眼睛觀察事物或借助於其它感官來把握事物,我的靈魂之眼會致瞎”。 最為極端的例子當屬德謨克利特。據說,為了不讓視覺蒙蔽自己的理性,他閉上眼睛猶恐不及,竟自動把雙眼弄瞎。隨著對最高存在、真理的神化,感官感覺以及建立在它上面的知識不能認識神,也就成為必然的結論了。斐洛、普洛提諾都認為,神是無限的,沒有任何差別和規定性,因而也就是不可認識、不可表述的,甚至神自己也不能認識他自己。偽狄奧尼修斯把這些思想與基督教的上帝觀相結合,發揮成為一種系統的否定神學學說。在此之後,否定神學不僅成為整個基督教神秘主義哲學的理論基礎,而且也為其他經院哲學家在不同程度上所接受。
最高的哲學原則是不可認識、不可表述的,這一思想同樣存在於中國的老莊哲學中。《老子》開篇伊始就提出:“道可道,非常道”(第一章)。以後又進一步指出:“道隱無名”(第四十一章)。道之所以不可道,乃是因為道超越形體,無法為人的耳目感官所認識,是超感覺的存在。“道之為物,惟恍惟惚”(第二十一章)。所以,道“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第三十五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第十四章)。但老子的道畢竟沒有被神化,因此不妨稱之為“否定形而上學”。然而,道雖不可道,卻又是非道不可,所以老子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第二十五章)。莊子也指出:“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遊》)。道“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大宗師》)。所以“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如果勉強談論道,則“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之成”(《齊物論》)。任何常人的認識,任何是非的分辯,任何愛惡的感情,都是對道的損壞。
基督教神秘主義哲學和中國老莊哲學都把自己的最高哲學原則理解為超越感覺的、不可認識的、人的有限的語言和概念無法表述的。這是從上帝或道的超越性必然得出的結論。然而,既然上帝或道還有內在性的一面,能不能從萬物出發去體認上帝或道呢?無論是基督教神秘主義哲學,還是中國老莊哲學,對此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原因就在於這種方式的認識勢必有損於無限的上帝或“常道”。這樣,它們最終選擇了一條否棄日常認識的道路。其實,把最高的存在或原則看作是超感覺的、日常的語言和概念不能表述的,這是許多哲學都持有的觀點。但大多數哲學家並不否認借助認識具體事物可以不斷地接近真理。正是在這一點上,神秘主義和其他哲學分道揚鑣了。
妙空
人體符
從天體氣錫的變化,到山川風水的消息,宇宙所有的現象都相互聯繫的,並從整體上巧妙地保持著和諧與平衡,人則是這個龐大的生命網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在這種三才一體的宇宙結構中,人被看成是生命存在的完美體現。他法天則地,擔負著協助天的的轉變與養育過程的重大使命,從而使整個自然界始終處在有序的發展之中。這種充滿東方智慧的哲學觀,也貫穿在道教的符錄學中。
道教符錄學的特點是以氣為基礎,即符中有氣,有資訊,有能量,可用於調場聚氣、治病養身,其中根本的依據就是天人合一。正如江永⋯⋯《河洛精蘊》所言:“甚矣!天人之相符,妙合無間,至理本在人身,而人不覺也。”那麼,天人相符的記錄在哪里?原來就是在河圖、洛書、太極、符錄一類的圖像中。道教中各種各樣的煉符、修真符、治病符、驅邪符,凡是與人們的生命活動、身體安康有關聯的符,都可以歸納人體符。這類符錄很多,其中尤以淨明派、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東華派、北帝派所傳最有特色。
如淨明派有三十道用於內煉的符,其中最重要的是黃素真文與五臟真開圖。黃素真文是由八十一個符字組成,它即表示天地祖氣運行的狀態,亦是人體內氣吐納的軌跡。《淨明黃素書》卷一說:“人之身不得黃素真文不生,皆天寶、靈寶、神寶之祖氣也。祖氣結而成字,合而成人。”“真文八十一字者,脾、腎中氣也。天地五行,土、水中氣也,得之故生。如學道之土能逐日燒香,觀之真文,則知脾、腎吐納之氣形也。自一至八十一。吐之則見其出,咽之則見其入,各長三寸寬三寸也。”
這些表示內氣運行的符圖,僅從表面是難以理解的,需要入靜存想,即書中所說“觀”。有黃素真文者,可將其懸掛靜室,有暇按時進香,打座修持。當使心靜息調,聚精會神,靜觀真文,一筆一劃都要牢記,開目則凝神符圖,閉目則精思真形,如此精心修持,不調息而息自調,不攝念而念自伏,自然可以體驗到體內元氣運行的情況,“見”其出入的“氣形”,進而還可感受到與天地混融、宇宙同呼吸的境地。所謂“靜坐調息,均靜出入,吾之氣順,則天地之氣亦順。心中淡然,無一絲毫之掛確,逍遙無為,與道合真,此謂之靜應道體也。”
在靜觀黃素真文的基礎上,還可修持五臟真形圖法。人之五臟,各有其神,凡修持者先當知其真神。《淨明黃素書》卷一說:“五臟各有神,神各有形,形各有氣,氣者神之本也,形者氣之體,而脾之形寓於四者之中,此人所以未達其理也。欲理五臟,先知其神,知其神長生。使之亦有道,想之亦有法。”“想”即“存想”、“意想”,這是秦漢以來的一種古老的方術,道教十分重視。如《大洞真經》、《黃庭經》中,便以存想為要訣。存為意念的存放,想為深層次的冥想。在此則指精思五臟真形圖的形態,由精思入神,則身神可見,修真有成。
除這類用於靜觀煉神的符圖之外,淨明派還有一些內服煉氣的符,如三華符即為這類的典型。三華符共有三道,書符時要求術者收心靜坐,“存思己身丹田下有池,皆金玉砌岸,上有金闕玉房樓臺三層,太上老君在下層,太上道君在中層,元始天尊在上層,其台真向頂門,而三君所坐,正當丹田、絳宮、泥丸三處,有三色雲氣毫光自泥丸出。”然後叩 九遍,念誦咒語:“天中之天,郁羅蕭台,玉山上京,上極無上,大羅玉清,渺渺劫仞,若亡若存,三華離便,大有妙庭,金闕玉房,森羅淨漲。”咒畢,手掐“都監訣”,持筆書符。
符書好後,化灰以水飲服,內服之時,同時存想煉氣:“吞一道符,存入丹田,有紅氣上透泥丸。吞第二道符,存入丹田,有紅氣上透絳宮。吞第三道符,存入丹田,有紅色與前二氣升降交合,凡九次,成青、黃、白三氣,沖頂門,作祥雲如車蓋。”乃微咒曰:“金房之內有三君,變化大梵生寶霖,正氣真精入玄玄,結成瓊台體自然,巍巍淩空高三層,流霞丹霄翼瓊田,上通棱層九重天,下有萬丈幽谷泉,合會洞門造靈根,三華寶輝生明鮮。”咒畢,咽氣九口,止。
神霄派亦有許多用於煉養生的人體符,如神光符,“吞符一道,百邪見之奔走,聲若急雷,百脈和通,小兒驚風飛屍所中,布氣即安。”明魄符,“投水中,鼻引氣三十六口,閉氣吞符,以淨水 洗耳目,使兆面有金玉光,反老回童,治風病,婦人飲之生貴子,神水順行,百脈安然,為之日月高奔也。”還有腦符,吞服以補腦,“不頭疼,百日諸神朝拱。”目符,飲以清水,“夜神百步有光,不患目疾也。”舌符,“和百毒,生液津潤。”心符,“補心定志,神知神靈,預聞吉凶之事,服百日功成。”肝符,服後“存神放青光益目,永不患眼病,補肝壯骸不老。”脾符,服後“存神在黃氣之中,能造化百物,永氣去病。”肺符,服後“存神放白玉之光,服之永不患嗽疾痰涎之患。”腎符,服後“存玄氣滿室,益精壯元陽不倦,深根固蒂生華萼。”此外,尚有陰符、胞符、胎符、結符、節答、血符、精符、氣符、神符、命符、三十六天符、三十九章符、混合百神符,去三屍符,制魂符等,皆被用於護命養生、煉氣修真。
其他門派也大量採用人體符以助內修功夫。如清微派有五元保生符、關脈通開符、 氣字元、胄字元、通命符、通靈符、解厄符、沖和符、通真符、服食符、服氣符、明性符、明目符等,天心派有三光符、天皇保命符、真火九芒符、真水十芒符、初陽赤輝化生內景圖、真陽初生玉虛內景圖、明陽輝光赫真內景圖、雲陽火雲赫赤內景圖、洞陽光龍奔飛內景圖、神光無上虛澄內景圖,素華始玄初元內景圖、清光太初生耀內景圖、晶光清明耀華內景圖、金光清虛含真內景圖等,東華派有五芽真文、玉嬰神變符、天罡正氣符、青帝護魂符、赤帝養氣符、白帝侍魄符、黑帝通血符、八十一品符、十八玉符、二十四真符、十二經絡符、五帝育魔真符、五帝禦魔真符、五天大魔制邪玉文等,北帝派有安魂符、鎮魄符、上元符、中元符、下元符、獅子符、青龍符、白虎符、朱雀符、玄武符、通目符、天蓬符、九元殺童符、五丁都司符、高刁北翁符、七政八靈符、太上浩凶符、長廬巨獸符、威劍神王符、吞魔食鬼符、四目老翁符、天丁力士符、衛我九重符、辟屍千里符、祛卻不祥符、炎帝烈血符、天猷滅類符、四明破骸符等,都是用於煉氣存神、修真通靈的人體符。
道教瘵符圖之術廣泛運用於人體修煉與性命領域,有存想符錄的入靜法,有吞服符圖的內養法,有佩帶符圖的護身法,有書符召靈的感應法,有化符治病的符水法,內容相當豐富,理論自成體系,確為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化領域。因為它涉及到了傳統的養生、氣功、丹法、醫學、藥學、心理學以及道教神學、民間信仰、地方風俗諸方面。一扣解開,便可明瞭諸多問題。
妙空
從天體氣錫的變化,到山川風水的消息,宇宙所有的現象都相互聯繫的,並從整體上巧妙地保持著和諧與平衡,人則是這個龐大的生命網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在這種三才一體的宇宙結構中,人被看成是生命存在的完美體現。他法天則地,擔負著協助天的的轉變與養育過程的重大使命,從而使整個自然界始終處在有序的發展之中。這種充滿東方智慧的哲學觀,也貫穿在道教的符錄學中。
道教符錄學的特點是以氣為基礎,即符中有氣,有資訊,有能量,可用於調場聚氣、治病養身,其中根本的依據就是天人合一。正如江永⋯⋯《河洛精蘊》所言:“甚矣!天人之相符,妙合無間,至理本在人身,而人不覺也。”那麼,天人相符的記錄在哪里?原來就是在河圖、洛書、太極、符錄一類的圖像中。道教中各種各樣的煉符、修真符、治病符、驅邪符,凡是與人們的生命活動、身體安康有關聯的符,都可以歸納人體符。這類符錄很多,其中尤以淨明派、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東華派、北帝派所傳最有特色。
如淨明派有三十道用於內煉的符,其中最重要的是黃素真文與五臟真開圖。黃素真文是由八十一個符字組成,它即表示天地祖氣運行的狀態,亦是人體內氣吐納的軌跡。《淨明黃素書》卷一說:“人之身不得黃素真文不生,皆天寶、靈寶、神寶之祖氣也。祖氣結而成字,合而成人。”“真文八十一字者,脾、腎中氣也。天地五行,土、水中氣也,得之故生。如學道之土能逐日燒香,觀之真文,則知脾、腎吐納之氣形也。自一至八十一。吐之則見其出,咽之則見其入,各長三寸寬三寸也。”
這些表示內氣運行的符圖,僅從表面是難以理解的,需要入靜存想,即書中所說“觀”。有黃素真文者,可將其懸掛靜室,有暇按時進香,打座修持。當使心靜息調,聚精會神,靜觀真文,一筆一劃都要牢記,開目則凝神符圖,閉目則精思真形,如此精心修持,不調息而息自調,不攝念而念自伏,自然可以體驗到體內元氣運行的情況,“見”其出入的“氣形”,進而還可感受到與天地混融、宇宙同呼吸的境地。所謂“靜坐調息,均靜出入,吾之氣順,則天地之氣亦順。心中淡然,無一絲毫之掛確,逍遙無為,與道合真,此謂之靜應道體也。”
在靜觀黃素真文的基礎上,還可修持五臟真形圖法。人之五臟,各有其神,凡修持者先當知其真神。《淨明黃素書》卷一說:“五臟各有神,神各有形,形各有氣,氣者神之本也,形者氣之體,而脾之形寓於四者之中,此人所以未達其理也。欲理五臟,先知其神,知其神長生。使之亦有道,想之亦有法。”“想”即“存想”、“意想”,這是秦漢以來的一種古老的方術,道教十分重視。如《大洞真經》、《黃庭經》中,便以存想為要訣。存為意念的存放,想為深層次的冥想。在此則指精思五臟真形圖的形態,由精思入神,則身神可見,修真有成。
除這類用於靜觀煉神的符圖之外,淨明派還有一些內服煉氣的符,如三華符即為這類的典型。三華符共有三道,書符時要求術者收心靜坐,“存思己身丹田下有池,皆金玉砌岸,上有金闕玉房樓臺三層,太上老君在下層,太上道君在中層,元始天尊在上層,其台真向頂門,而三君所坐,正當丹田、絳宮、泥丸三處,有三色雲氣毫光自泥丸出。”然後叩 九遍,念誦咒語:“天中之天,郁羅蕭台,玉山上京,上極無上,大羅玉清,渺渺劫仞,若亡若存,三華離便,大有妙庭,金闕玉房,森羅淨漲。”咒畢,手掐“都監訣”,持筆書符。
符書好後,化灰以水飲服,內服之時,同時存想煉氣:“吞一道符,存入丹田,有紅氣上透泥丸。吞第二道符,存入丹田,有紅氣上透絳宮。吞第三道符,存入丹田,有紅色與前二氣升降交合,凡九次,成青、黃、白三氣,沖頂門,作祥雲如車蓋。”乃微咒曰:“金房之內有三君,變化大梵生寶霖,正氣真精入玄玄,結成瓊台體自然,巍巍淩空高三層,流霞丹霄翼瓊田,上通棱層九重天,下有萬丈幽谷泉,合會洞門造靈根,三華寶輝生明鮮。”咒畢,咽氣九口,止。
神霄派亦有許多用於煉養生的人體符,如神光符,“吞符一道,百邪見之奔走,聲若急雷,百脈和通,小兒驚風飛屍所中,布氣即安。”明魄符,“投水中,鼻引氣三十六口,閉氣吞符,以淨水 洗耳目,使兆面有金玉光,反老回童,治風病,婦人飲之生貴子,神水順行,百脈安然,為之日月高奔也。”還有腦符,吞服以補腦,“不頭疼,百日諸神朝拱。”目符,飲以清水,“夜神百步有光,不患目疾也。”舌符,“和百毒,生液津潤。”心符,“補心定志,神知神靈,預聞吉凶之事,服百日功成。”肝符,服後“存神放青光益目,永不患眼病,補肝壯骸不老。”脾符,服後“存神在黃氣之中,能造化百物,永氣去病。”肺符,服後“存神放白玉之光,服之永不患嗽疾痰涎之患。”腎符,服後“存玄氣滿室,益精壯元陽不倦,深根固蒂生華萼。”此外,尚有陰符、胞符、胎符、結符、節答、血符、精符、氣符、神符、命符、三十六天符、三十九章符、混合百神符,去三屍符,制魂符等,皆被用於護命養生、煉氣修真。
其他門派也大量採用人體符以助內修功夫。如清微派有五元保生符、關脈通開符、 氣字元、胄字元、通命符、通靈符、解厄符、沖和符、通真符、服食符、服氣符、明性符、明目符等,天心派有三光符、天皇保命符、真火九芒符、真水十芒符、初陽赤輝化生內景圖、真陽初生玉虛內景圖、明陽輝光赫真內景圖、雲陽火雲赫赤內景圖、洞陽光龍奔飛內景圖、神光無上虛澄內景圖,素華始玄初元內景圖、清光太初生耀內景圖、晶光清明耀華內景圖、金光清虛含真內景圖等,東華派有五芽真文、玉嬰神變符、天罡正氣符、青帝護魂符、赤帝養氣符、白帝侍魄符、黑帝通血符、八十一品符、十八玉符、二十四真符、十二經絡符、五帝育魔真符、五帝禦魔真符、五天大魔制邪玉文等,北帝派有安魂符、鎮魄符、上元符、中元符、下元符、獅子符、青龍符、白虎符、朱雀符、玄武符、通目符、天蓬符、九元殺童符、五丁都司符、高刁北翁符、七政八靈符、太上浩凶符、長廬巨獸符、威劍神王符、吞魔食鬼符、四目老翁符、天丁力士符、衛我九重符、辟屍千里符、祛卻不祥符、炎帝烈血符、天猷滅類符、四明破骸符等,都是用於煉氣存神、修真通靈的人體符。
道教瘵符圖之術廣泛運用於人體修煉與性命領域,有存想符錄的入靜法,有吞服符圖的內養法,有佩帶符圖的護身法,有書符召靈的感應法,有化符治病的符水法,內容相當豐富,理論自成體系,確為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文化領域。因為它涉及到了傳統的養生、氣功、丹法、醫學、藥學、心理學以及道教神學、民間信仰、地方風俗諸方面。一扣解開,便可明瞭諸多問題。
妙空
國境內究竟有多少條龍脈?
濟誠子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至少24個王朝,如果按照每一個王朝就有一條龍脈來計算的話,那麼中國至少就有24條龍脈。黃帝的龍脈在中原黃河流域;大禹的龍脈在今天四川汶川縣的九龍山;商湯的龍脈在黃河流域;周朝的龍脈在岐山;秦朝的龍脈在咸陽;漢朝的龍脈在沛縣;西晉的龍脈在河內;隋朝的龍脈在弘農;唐朝的龍脈在長安、隴西、太原;宋朝的龍脈在開封、鞏義、洛陽一帶;元朝的龍脈在內蒙古草原;明朝的龍脈在安徽鳳陽;清朝的龍脈在東北。當然,這些都是大致的範圍,其實龍脈的具體⋯⋯位置是很難確定的,這是因為龍的活動範圍是變動不定的,並且大多數龍脈都是依山傍水而生的。
按照風水師的分析認為:中國的大龍脈正在西進和東出的狀態中,西進方向的是黃河流域,華山地區是大龍喝水和出口處;東進方向的是長江流域,黃山地區是大龍喝水和出口處。這兩個區域以後會形成中國新的大龍脈。
中國龍脈的始祖源自昆侖山。昆侖山的左邊(西北邊)是天山山脈、祁連山山脈、陰山山脈。北邊有阿爾泰山,伴它行的還有賀蘭山、大小興安嶺、長白山,昆侖山的右邊(西北、西南邊)有唐古喇山、喜馬拉雅山、橫斷山等山脈。昆侖山龍脈夾在上述南北山脈中間,不斷向東施展輝煌燦爛的舞姿。龍的主脈落在陝西省的西安市(即古都長安),然後東出中原(河南),同時展開北向、南向、東向、西向分支,形成井體的昆侖山脈體系。
昆侖山到了中原以後,向東有六盤山、秦嶺;偏北又有太行山;偏南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向南是南嶺;加上五嶽:北嶽恒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還有東邊的黃山和臺灣的玉山(海拔4000米),西南的峨眉山。這些舉世聞名、舉世無雙的大大小小山脈--大大小小的龍脈,構成了一幅中華巨龍圖,是大龍、中小龍混雜的臥龍圖。因而,就有西方個別敏感的政治家,稱中國是一條沉睡的巨龍。從政治上來講是對的,但從風水學上來講卻不對的。因為它不是一條,而是一群大小不等的臥龍。40多年前,它們睡的迷迷糊糊,中華民族才從先進走向落後的。現在已經群龍蘇醒,我們的民族必然要復興;從落後走向先進!
當然,江河是龍的脈絡,水是龍的血液。中國有三大河流,即黃河、長江和珠江。三大河流中的黃河與長江同是發源于青藏高原,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是黃河的發源地,而地處西藏自治區的唐古喇山則是長江的源頭。黃河、長江與珠江都是向東流,分別流入渤海、東海與南海。黃河全長5400多千米,流經青海、四川、陝西到山東流入渤海,經過九個省區;長江全長6300多千米,流經青海、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江蘇到上海注入東海,流經八省、直轄市。珠江源於雲貴高原,流經貴州、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廣東省,經廣州市形成富饒的珠江三角洲,而後流入南海。三大河流配合大龍脈的走向而流動,使成為大地的地方形成了山環水抱之勢。
除了三大河流之外,還有東北的黑龍江、松花江、遼河、鴨綠江、圖們江、嫩江;西北的塔里木河、額爾齊斯河;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怒江;東部地區的淮河、海河,等等。
此外,各省各地均有自己的江河。諸如湖南的湘江、四川的嘉陵江、廣西的邕江、紅水河,等等。全國還有調節江河水(龍的血液)的2000多個湖泊;這些天然的淡水湖,緩解了江河的急流,使水來個大彎小彎,形成了山環水抱的作用。例如鄱陽湖,位於江西北部,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長江到這裡打個大彎,水注入鄱陽湖,使江西的風水地理成為全國之冠,成為全國的三大(江蘇、湖北、江西)才子之鄉,居於湖北、湖南中間的洞庭湖,也在長江中游的彎曲處,故湖南人靈地傑、人才輩出。據湖南的地形圖來看,湖南有龍鳳呈祥之形。龍指的是新化的大熊山為龍尾,過漣源-婁底-甯鄉-韶山,龍頭落于漣水。韶山位於龍的七寸部位,嶽麓山是龍足。鳳指的是,南嶽是尾,過雙峰-湘鄉,鳳頭與龍頭隔漣水相望。而曾國藩的故里處於鳳頸與鳳背的結合部位,故這一帶淨出女傑。在這當中,以大熊山龍脈為最貴,其祖山九龍池海拔1622米,高蓋湘東、北、南、西之大部分地區。九龍池頂原有一池,周圍有九條山脊,每一條山脊下有一股泉,20世紀70年代末的時候還有泉水流出,現已基本消失。
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因而,龍脈離不開山與水。自古以來,山環水抱之地都是風水寶地。即便是拋開風水學、龍脈說的觀念不談,任何人在這種山奇水秀的環境中成長、生活都未免不是一種和諧、和樂的享受。
濟誠子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至少24個王朝,如果按照每一個王朝就有一條龍脈來計算的話,那麼中國至少就有24條龍脈。黃帝的龍脈在中原黃河流域;大禹的龍脈在今天四川汶川縣的九龍山;商湯的龍脈在黃河流域;周朝的龍脈在岐山;秦朝的龍脈在咸陽;漢朝的龍脈在沛縣;西晉的龍脈在河內;隋朝的龍脈在弘農;唐朝的龍脈在長安、隴西、太原;宋朝的龍脈在開封、鞏義、洛陽一帶;元朝的龍脈在內蒙古草原;明朝的龍脈在安徽鳳陽;清朝的龍脈在東北。當然,這些都是大致的範圍,其實龍脈的具體⋯⋯位置是很難確定的,這是因為龍的活動範圍是變動不定的,並且大多數龍脈都是依山傍水而生的。
按照風水師的分析認為:中國的大龍脈正在西進和東出的狀態中,西進方向的是黃河流域,華山地區是大龍喝水和出口處;東進方向的是長江流域,黃山地區是大龍喝水和出口處。這兩個區域以後會形成中國新的大龍脈。
中國龍脈的始祖源自昆侖山。昆侖山的左邊(西北邊)是天山山脈、祁連山山脈、陰山山脈。北邊有阿爾泰山,伴它行的還有賀蘭山、大小興安嶺、長白山,昆侖山的右邊(西北、西南邊)有唐古喇山、喜馬拉雅山、橫斷山等山脈。昆侖山龍脈夾在上述南北山脈中間,不斷向東施展輝煌燦爛的舞姿。龍的主脈落在陝西省的西安市(即古都長安),然後東出中原(河南),同時展開北向、南向、東向、西向分支,形成井體的昆侖山脈體系。
昆侖山到了中原以後,向東有六盤山、秦嶺;偏北又有太行山;偏南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向南是南嶺;加上五嶽:北嶽恒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還有東邊的黃山和臺灣的玉山(海拔4000米),西南的峨眉山。這些舉世聞名、舉世無雙的大大小小山脈--大大小小的龍脈,構成了一幅中華巨龍圖,是大龍、中小龍混雜的臥龍圖。因而,就有西方個別敏感的政治家,稱中國是一條沉睡的巨龍。從政治上來講是對的,但從風水學上來講卻不對的。因為它不是一條,而是一群大小不等的臥龍。40多年前,它們睡的迷迷糊糊,中華民族才從先進走向落後的。現在已經群龍蘇醒,我們的民族必然要復興;從落後走向先進!
當然,江河是龍的脈絡,水是龍的血液。中國有三大河流,即黃河、長江和珠江。三大河流中的黃河與長江同是發源于青藏高原,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是黃河的發源地,而地處西藏自治區的唐古喇山則是長江的源頭。黃河、長江與珠江都是向東流,分別流入渤海、東海與南海。黃河全長5400多千米,流經青海、四川、陝西到山東流入渤海,經過九個省區;長江全長6300多千米,流經青海、四川、雲南、貴州、湖南、湖北、江蘇到上海注入東海,流經八省、直轄市。珠江源於雲貴高原,流經貴州、廣西壯族自治區和廣東省,經廣州市形成富饒的珠江三角洲,而後流入南海。三大河流配合大龍脈的走向而流動,使成為大地的地方形成了山環水抱之勢。
除了三大河流之外,還有東北的黑龍江、松花江、遼河、鴨綠江、圖們江、嫩江;西北的塔里木河、額爾齊斯河;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怒江;東部地區的淮河、海河,等等。
此外,各省各地均有自己的江河。諸如湖南的湘江、四川的嘉陵江、廣西的邕江、紅水河,等等。全國還有調節江河水(龍的血液)的2000多個湖泊;這些天然的淡水湖,緩解了江河的急流,使水來個大彎小彎,形成了山環水抱的作用。例如鄱陽湖,位於江西北部,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長江到這裡打個大彎,水注入鄱陽湖,使江西的風水地理成為全國之冠,成為全國的三大(江蘇、湖北、江西)才子之鄉,居於湖北、湖南中間的洞庭湖,也在長江中游的彎曲處,故湖南人靈地傑、人才輩出。據湖南的地形圖來看,湖南有龍鳳呈祥之形。龍指的是新化的大熊山為龍尾,過漣源-婁底-甯鄉-韶山,龍頭落于漣水。韶山位於龍的七寸部位,嶽麓山是龍足。鳳指的是,南嶽是尾,過雙峰-湘鄉,鳳頭與龍頭隔漣水相望。而曾國藩的故里處於鳳頸與鳳背的結合部位,故這一帶淨出女傑。在這當中,以大熊山龍脈為最貴,其祖山九龍池海拔1622米,高蓋湘東、北、南、西之大部分地區。九龍池頂原有一池,周圍有九條山脊,每一條山脊下有一股泉,20世紀70年代末的時候還有泉水流出,現已基本消失。
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因而,龍脈離不開山與水。自古以來,山環水抱之地都是風水寶地。即便是拋開風水學、龍脈說的觀念不談,任何人在這種山奇水秀的環境中成長、生活都未免不是一種和諧、和樂的享受。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