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關於推拿與按摩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耳部自我按摩    
按一按耳朵就能治百病!

一天,在公共汽車上,一位中年婦女在我的座位旁站了一會兒,突然雙手捂著肚子蹲在了地上。見到這種情景,我趕緊站起身,讓她坐在我的座位上。我出於職業的習慣,就問她是不是肚子痛,她說是的,我說你在你的耳垂處找最痛的點,找到後用勁按,能止痛。她聽後馬上就把用手在兩個耳垂處摸了一會兒,然後用力地按壓起來。只過了十幾秒鐘,她就驚訝地抬起頭對我說,還真管用,肚子痛好多了。她又繼續按壓了不到一分鐘,這時她的臉上再也沒了痛苦的樣子,腹痛已完全消失了。

還有一次,一⋯⋯位朋友來我家玩,我發現她的頭不敢轉動,一問才知道晚上睡覺不當心落枕,正想問我有什麼好辦法呢,我就在她兩個耳朵上的枕穴上按壓起來,剛一按壓她就大叫「太痛了」,我說你忍一會,等疼痛緩解一些時,你的頸子就可以轉了。我按了2-3分鐘後,讓她活動一下頸子,她說真神,僵硬的頸子一下子輕鬆了許多。我又繼續按壓了幾分鐘,再讓她試試,她的頸子已能自由活動了。我說一定要抽空經常按摩這個地方,夜裏睡覺注意不耍貪涼,以後就不會再復發了。

人的耳朵確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如果我們把耳朵上的主要穴位連起來,其形狀恰似倒置於子宮中的胎兒,而人體各器官和組織在耳朵上都有相應的刺激點,一旦受到疾病侵犯,耳上的某個特定穴位就會產生預警信號。因此,當刺激某個耳穴時,就可以診斷和治療體內相應部位的疾病,很多中醫高手還可以通過觀察耳部皮膚顏色的深淺變化,有無凹凸變形、脫屑、毛細血管是否充盈等現象來協助診斷疾病。

比如在冠心病病人的耳垂處常可見到一條斜形的皺痕,此皺痕被稱為「冠心病溝」。耳垂對血管缺血現象很敏感,一旦冠狀動脈硬化引起冠心病時,耳垂組織就會發生缺血現象,並發生一定程度的萎縮變化,依據這條斜線狀的皺痕來診斷冠心病,準確率可達90%。人們在醫院裏也可以見到醫生在患者耳朵上某個特定的穴位埋藥籽或埋針,以此治療各類疾病。

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套見效最快的耳部自我按摩方法:

1、提拉耳尖法:用雙手拇、食指捏住耳朵上部,先揉捏此處,直至該處感到發熱為止,然後再往上提揪20次。此處主要有神門、盆腔、內外生殖器、足部、踩、膝、胯關節的反射區以及肝陽穴、風溪穴等。

2、上下按摩耳輪,並向外拉: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按壓和揉捏,使之發熱發燙,然後再向外拉耳朵15-20次,耳輪處主要有頸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部位的反射區。

3、下拉耳垂法:先將耳垂揉捏、搓熱,然後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發熱發燙。耳垂處的穴位主要對應頭、額、眼、舌、牙、面頰等處。

4、按壓耳窩:先按壓外耳道開口邊的凹陷處,此部位有心、肺、氣管、三焦等穴,按壓至此處明顯的發熱、發燙。然後再按壓上邊凹陷處,這樣來回摩擦按壓至感覺發熱、發燙為止。此處主要有脾、胃、肝、膽、大腸、小腸、腎、膀胱等部位的反射區。

5、推上下耳根:中指放耳前,食指放耳後,沿著下耳根向上耳根推,要用勁推40~50次左石,推後不但耳部發熱,面部、頭部都會有明顯的發熱感覺,這對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病都有非常好的療效,而且還有明顯的美容效果,愛美的女士們不妨試試看。一套操做下來,最多10分鐘的時間,你的面部血液循環就會明顯改善,同時也促進了面部代謝產物的排出。堅持做2個月,你的面部就會富有光澤、彈性十足。

做完這套操後,再用十指梳頭100次,可以刺激頭部的經絡,增加腦部的血液循環,降低血壓,有效的治療和預防腦動脈硬化、腦血栓的發生。

這套簡單的耳部按摩操,可以在睡覺前和起床後各做一次。除了上述好處,它還能起到強壯內臟的效果,特別是堅持下去可以以補腎、固腎及治療氣虛,對腎虛、尿頻、夜尿多、前列腺炎及陽痿的人有明顯的效果。對遺尿、哮喘及體弱多病的孩子,家長每天睡覺前給他按摩雙耳5分鐘,堅持下去,就可以根治這些疾病和增強孩子的體質!
~~~~~~~~~~~~~~~~~~~~
如果分享對您有所啟發~
請朋友們不吝惜到jimmy的專頁按個讚給個鼓勵吧~
讓心歸零身心靈療癒工坊Jimmy
https://www.facebook.com/thanks.520.520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經前後出現小腹疼痛,伴有腰痛、腹脹、乳房脹痛等症狀,這就是女性的常見病-痛經,許多未婚女性為此十分煩惱,推拿治療痛經,操作簡便,收效快,不妨一試。

  在此介紹對痛經非常有效果的幾個穴位,分別是:

  腎俞:在後腰,與肚臍相平,脊椎旁邊1.5寸,左右各一穴;

  阿是穴:兩側腰部最痛的部位;

  氣海:肚臍正下方1.5寸;

  關元:肚臍正下方3寸處;

  三陰交:內踝尖直上3寸,脛骨後緣處。

  另外還有一個腰陽關(以脊椎為縱坐標,髖骨最高點為橫坐標就可以找到),每個穴位按摩幾秒鐘。

  有痛經的女性平躺在床上,家人站在一旁幫她按摩,按摩時可以採用推法(用手掌根前後推),也可以用揉法(用手掌根作圓周運動),不論順時針倒時針,以達到發熱、酸脹感為宜。在月經來潮前1周治療,每日1次,連續治療3個月為1個療程。

  另外在按摩穴位的同時,可以在痛經期配合用熱敷法,將1斤左右的粗鹽用鐵鍋炒熱,放在布袋裏,敷在腹部痛的地方,一天一次。

  這裏需要強調的是,痛經的女性平時在生活中要注意經期保暖,不要過度疲勞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擺脫疼痛困擾、中醫按摩秘籍大公開

人人都在為生活奔波忙碌,而常常給自己帶來各種疼痛疾病困擾,那該如何擺脫?中醫教你按摩治疼痛,5種疼痛最有效治療秘籍全揭示!

 

一、頭痛——按揉頭頂和前額

  治療方法:閉目,以拇指指腹按揉雙側太陽穴50次,會有明顯酸脹感;再從兩側按至前額正中,反復10次;五指自然分開,由前至後用十指指尖按壓頭部皮膚10次,在明顯脹痛的部位,再局部加按5次;然後五指並攏,在頭側從前至後按壓10次。

  治療提點:自我按摩時,要留意手指下的感覺,皮膚顯得增厚或有凹陷的部位多為酸脹感明顯的部位。如頭痛由外感風寒或操勞過度引起,可通過帶帽子預防;還可配合喝熱湯或熱粥出汗緩解。

 

二、肩痛——拿捏頸肩和肩頭部

  治療方法:四指並攏與掌根配合拿捏肩部肌肉15~20次,再拿捏肩頭部肌肉15~20次;然後將手從腋下穿過,四指並攏點按肩胛下部肌肉10~15次即可。

  治療提點:拿捏時,頸肩部和肩頭肌肉、肩胛骨下部肌肉會有酸脹感,並向肩頭串痛,屬正常反應。肩疼多由長時間垂肩姿勢引發,平時可多做擴胸運動來預防。如果疼痛較重,可配合局部熱敷。

 

三、足跟痛——按壓小腿後側

  治療方法:用拇指用力按壓小腿後側的肌肉,由膝部至踝關節,每次10~15下,每下持續5秒鐘以上,每天8~15次即可。

  治療提點:按壓小腿後側時會出現足跟疼痛部位的串脹感,如有發熱感屬正常現象。足跟痛通常與長途跋涉、快速行走或奔跑有關,要換穿軟底坡跟鞋,並減少踝關節屈伸活動。

 

四、頸痛——按壓頸部後外側

  治療方法:雙手手指交叉相握,置於頸後,雙掌根相對用力,合掌擠壓頸後部的肌肉,並沿頸部由上至下10~20次;再用雙手拇指沿頸部外側,用指腹按壓肌肉,至上而下10~15次即可。

  治療提點:按壓時,頸外側的肌肉會有酸脹感。如症狀較重,可配合紅花油或扶他林外涂後再行按摩。頸痛大多是長時間前屈頸部所致,平時可通過頸部後仰預防。

 

五、膝痛——揉捏小腿後內側

  治療方法:坐在椅子上,用拇指在疼痛局部按揉,以出現酸脹感為宜,每次5分鐘左右;然後在小腿後側,用拇指用力由上至下揉捏小腿肌肉,每次10~15下,每天8~10次即可。

  治療提點:小腿後內側的肌肉通常比較僵硬,揉捏可適當加力,以能忍受的酸痛感為宜,如遇向踝部及足心串痛,亦屬正常。膝痛多見於受涼、勞累以及不適當的體育鍛鍊引發,可通過有意識的保護加以減少發生。

 

  可見,有效治療疼痛,需要有好的方法,中醫按摩治疼痛方法真正有效。中醫教你治疼痛,5種疼痛最有效治療秘籍。

 

(鳳凰中醫)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我按摩預防心絞痛

 

  冠心病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和堅持服藥的同時,平時做做穴位的自我按摩,可有效預防心絞痛和心梗的發生。現介紹三個主要穴位的自我按壓:

 

1.勞宮穴: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即勞宮穴,在手掌第二、三掌骨中間。

 

勞宮穴  

 

.內關穴:掌側腕橫紋中點上2寸,兩個筋腱之間。

 

內關穴  

 

.神門穴:掌心向前,腕橫紋內端肌腱內緣凹陷中。

神門穴  

擠壓時(以上穴位均為雙側,兩手都要按壓),食指托出手部,拇指對穴位稍向下用力後保持壓力不變,繼而旋轉揉動,以產生酸脹感為度。同時不可憋氣,點揉後緩緩放鬆。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摩3個養生穴位有助減肥

 

追求完美身材,是每個人嚮往的。市面上減肥的方法很多,如減肥茶、減肥藥、健身房鍛鍊等,有些可能會有副作用,另外成本也有點高。那麼,怎樣的減肥方法好,成本低又無副作用呢。中醫養生專家指出,不妨進行穴位按摩來達到減肥的目的,不僅可減肥瘦身,還能達到保健養生目的,可謂一舉兩得!

 

減肥穴位1:上脘穴

功效:為食道減負

  上脘穴的最大功效就是刺激腸道蠕動,經常刺激此穴位,是對食道的最佳保護,可避免飲食過快,造成食物淤積于胃部,產生消化不良,從而導致體重上升。

該穴位置:在胃的上部,肚臍上方5寸的位置。將食指和中指並攏,按照順時針方向按揉上脘穴3分鐘,就可以達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在為自己準備早餐時,就可以隨手按壓此穴位。

 

減肥穴位2:中脘穴

功效:加快胃蠕動

中脘穴

 

常刺激中脘穴,胃部蠕動會加快,還可提高人體免疫力。

該穴位置:肚臍上方4寸的地方。除了按摩此養生穴位外,還可以將姜切薄片熏烤,讓薑汁通過熱度滲入皮膚,刺激中脘穴。

 

減肥穴位3:下脘穴

功效:讓毒素不滯留

  下脘穴掌管食物由被初次咀嚼到真正消化的中轉過程。如果此處不通暢,容易讓體內毒素逐漸增多,造成小腹、臀部或者大腿處的脂肪堆積。

該穴位置:在肚臍上方2寸處。不妨每日用雙手大拇指輪流按壓此養生穴位,讓食物順利完成初步切碎,到徹底消化的全過程。(鳳凰中醫)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懶人豐胸妙招--按摩15分鐘

 

  懶人大智慧,往往懶人的減肥招都充滿了智慧,今兒我們就總結了懶人的豐胸妙招,讓大家體驗一下小聰明裏的“大“智慧。每天花15分鐘按摩胸部,便可令胸部線條更完美,而且動作簡單方便,大家不妨一試。

 

  睡前15分鐘豐胸按摩五步

 

一、洗完澡後,塗抹適量胸部保養品如天然豐胸霜于胸部上,用雙手虎口包圍胸下圍,由外向內推按。

 

二、用指腹由胸下圍往上拍滑,至上胸、頸部的位置,反復數次。

 

三、雙手交替使用四指的指腹,由下往上有節奏地于胸下圍輕拍

 

四、雙手虎口置於乳房兩側,用力往前擠壓與按壓

 

五、使用小指腹的側面,分別在胸部外側、下方、內側反復按壓。

 

建議:睡覺之前,先俯臥在床,胸部以上部位探出床外,然後挺起上半身,雙手做如蛙泳般的划水動作,也可強健胸部的肌肉彈性。

 

  睡眠好習慣有助於護胸

 

  建議側臥或仰臥。

 

  偶爾一次趴著睡覺沒什麼關係,但是長期面朝下睡眠,女性乳房組織會受到過多擠壓,導致乳房提前老化,皮膚鬆弛。如果已經產生,補救的辦法是採用仰臥姿勢睡眠或在背部墊一個小枕頭。

~~~~~~~~~~~~~~~~~~~~~~~~~~~~~~~~~~~~~~~~~~~~~~~~~~~~~~~~~~~

精油按摩豐胸手法
一些女性為了豐胸的確花費了不少的財力精力,但是效果似乎並不怎麼明顯。介紹一種時下非常流行的豐胸精油按摩手法,自己在家學著多按摩幾次,胸部很快就能鼓起來。

豐胸按摩方法
1、戶口朝內雙掌平貼於乳房上方,以中間三指向外側拉開三十下。
2、虎口朝外,四指由內往外(避開乳暈)畫大圈按摩乳房,左右各一百圈。
豐胸精油按摩方法
3、虎口朝外,中指與無名指兩指由外往內(避開乳暈)在乳暈周圍畫小圈按摩乳房,左右各一百圈。
4、虎口朝內雙掌托胸,塗按摩霜(避開乳暈),往上輕擠乳房五十下。
5、雙掌輪流(避開乳暈)向上推拍單側乳房,每邊各三十下Spa 養生 按摩 美容 指壓 芳療 精油 紓壓 芳香療法 放鬆 身心。
6、掌心朝上(避開乳暈),雙手輪流抓提單側乳房,左右各一百下。
豐胸精油按摩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豐胸精油按摩手法的掌握也很重要,按以下兩點配合使用效果更顯著:
1.豐胸期間注意飲食結構,可多吃含膠原質的食物,如肉皮、鳳爪、豬蹄、堅果、黃油等。 ~~~~~~~~~~~~~~~~~~~~~~~~~~~~~~~~~~~~~~~~~~~~~~~~~~~~~

用精油按摩按出女人挺俏雙乳

 

精油是一種由天然植物中的花、葉、種子、果皮、枝幹、樹皮、木質、根、地下莖、樹膠或油性樹脂中萃取出來的濃縮液體,它是該植物的揮發性芳香物質以及植物免疫與修護系統的精華。

 

精油豐胸是以調理為主, 精油按摩是最安全的,它是通過SPA五感療法,把植物荷爾蒙,​​經由皮膚和呼吸系統吸收,進入腦下垂體來調整身體內分泌。

精油豐胸原理:

 

通過嗅覺和皮膚吸收刺激腦下垂體的分泌,酵素及荷爾蒙分泌等,再通過科學合理的按摩手法促進精油的吸收及穴位的按摩,促進細胞體積的增大,促進乳腺管道的加長和分支來增強乳腺組織的發育並幫助乳房的增大,還促進起著支持和塑型作用的乳房周圍的脂肪組織及韌帶的發育。

 

而且有助於皮膚內膠原纖維的維持和新興細胞的生長,這樣就能使乳房更加豐滿和堅挺。這個再發育過程與女性青春期的自然發育是一樣的,因而經鞏固階段後您的新尺寸和形狀是永久的。

 

如果您能在適當的時間堅持使用一段時間我們的產品,還能夠延緩因年齡、生育問題所造成的乳房下垂、萎縮。

 

精油豐胸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一:

 

倒少量調好的按摩油在手上(或者直接滴在胸部上),然後均勻的塗抹在胸部。在按摩過程中如果感到按摩起來不是很滋潤,即有澀的感覺時隨時再加少量按摩油。按摩手法可以分四步來進行:

 

1、以大拇指一邊,另外四指合攏為一邊,虎口張開,從兩邊胸部的外側往中央推,以防胸部外擴,每邊30下。

 

2、手保持同樣的形狀,從左胸開始。左手從外側將左乳向中央推,推到中央後同時用右手從左乳下方將左乳往上推,要一直推到鎖骨處。就是說兩隻手交錯著推左乳。重複30次以後。換右乳。這個動作很重要。

 

3、手做成罩子狀,五指稍分開,能罩住乳房的樣子。要稍稍彎腰,雙手罩住乳房後從底部(不是下部)往乳頭方向作提拉動作。重複20次。

 

4、雙手繞著乳房作圓周形按摩,按摩到胸部上剩下的所有的精油都吸收完為止。

 

按摩手法二:

 

胸部保養運動成效:每個動作重複8-10次,緊實胸部肌肉,加強支撐力,讓您的胸部越來越挺。

 

1、把雙手放在腋下,沿著乳房外圍作圓形按摩。

 

2、雙手從乳房下面分別向左右兩方往上提拉,直到鎖骨的位置。

 

3、把手放在乳暈上方,往上作螺旋狀按摩。

 

成效:刺激胸部組織,讓乳房長大。

 

1、以雙手手指,圈住整個乳房周圍組織,每次停留3秒鐘。

 

2、雙手張開,分別由乳溝處往下平行按壓,一直到乳房外圍。

 

3、在雙乳間做8字形按摩。

 

成效:充分拉直腋下胸部到肺部的肌肉,刺激乳房,拉高胸部曲線。

 

1、身體站直後,舉起右手,向上伸直,右腳則向下伸展。

 

2、持續五秒鐘之後,換伸展左手左腳,將身體盡量伸直。

 

3、左右輪流伸展約各五次。

 

成效:使胸部不會鬆垮的按摩法。

 

1、從乳房中心開始畫圈,往上直到鎖骨處。

 

2、從乳房外援開始,以畫小圈方式做螺旋狀按摩。

 

3、兩手掌輕輕抓住兩邊乳房,向上微微拉引,但是別捏得太用力。

 

補充說明指壓時搭配以下的穴道,進行精油按摩,每次壓五秒,一次進行5-6個回合。更有神奇的功效:

 

膻中穴:兩個乳頭連線交叉點點,正對到胸骨上的位置。

 

乳根穴:兩邊乳頭對下來到乳房底下的正下方處,一邊一個。

 

天溪穴:位於乳頭連現像外延長線上,請將手的虎口正對著乳房四指托著乳房,拇指正對著乳房外側兩寸處(第四五肋間)即是天溪穴。

 

如果你正值發育期,以上這些方法絕不會你失望的!至於已經過了青春期的女性,也不要氣餒,這些方法還是適用的,想要擺脫飛機場的困境,只要持之以恆,一定可以收得到效果的。

 

每個月的最佳豐胸週期

 

從月經來的第111213天,這三天為豐胸最佳時期,第18192021222324七天為次佳的時期,因為在這10天中影響胸部豐滿的卵巢動情激素是24小時等量分泌的,也正是激髮乳房脂肪囤積積增厚的最佳時機。

 

然在這10天的飲食中也必需攝須取適量含有動情激素成分的食物如:青椒、蕃茄、豆類、花生,薯以及堅果等,要多喝牛奶,尤其是“木瓜牛奶",但是最好避免可樂、咖啡。

 

以上三種按摩手法只需一種就行,建議採用第一種。每天一次(洗澡後按摩效果最佳),每次每邊乳房倒56滴精油,按摩到精油被皮膚吸收再倒幾滴。

 

每次每邊倒兩三次進行按摩比較合適(大概每次每邊乳房需要10滴左右的精油),用量少了效果要大打折扣的。另外經期用量可稍減少,豐胸最佳週期用量可多些,按摩時間也可稍長,也可一天按摩兩次。

 

提醒您特別注意:用精油按摩胸部時要避開乳頭。孕婦不宜使用。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小兒百脈匯集於掌,適宜於5歲以下小兒的推拿法有多個版本,而以周老的最為簡單、實用。今將周老小兒推拿法的有關內容作了少量補充,供人們試用。

 

  一、小兒推拿手法
  1.清、補脾土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節螺紋面)。
  操作:順時針旋推為補,名“補脾土 ​​”,中醫功效等於吃人參、白朮;從螺紋面根部推向指尖(即離心方向——編者註)的直推為清,名“清脾土”。脾土多用補,而少用清。
  2.清、推大腸
  部位:食指外緣(即食指橈側——編者註),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線。
  操作:從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腸”,為補,止瀉;從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腸”,治便 ​​秘。
  3.揉板門
  部位:手掌大魚際平面。
  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門”。揉法為補,自掌根推向指根(即離心方向——編者註)為“清”,作用同清推大腸。
  4.清肝木
  部位: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為清,名“清肝木”。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補,補之恐動肝火。
  5.清心火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為清,名“清心火”。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補,補後恐動心火。清肝木與清心火有清火、降熱功能。
  6.清、補肺金
  部分:無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為清,名“清肺金”;旋推為補,名“補肺金”。“肺金”實熱症用清法,虛症用補法。
  7.補腎水
  部位:小指脂腹。
  操作:腎水與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為補,名“補腎水”。
  注意:“水”宜補不宜清,補腎水相當吊鹽水與葡萄糖,也有健體與降熱作用。
  8.揉外勞宮

  部位:第三掌骨背側,腕橫紋至掌骨小頭連線之中點。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勞宮”。有清熱、鎮靜、止痛作用。


  9.推上三關

  部位:小臂前側,自腕橫紋至肘部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兩指自下向上推,名“推上三關”或“推三關”,有發汗降熱作用。
  10.清天河水

  部位:小臂內側,自腕橫紋中點至肘橫紋中點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側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水”,是退熱重要手法,還有寧心與安眠作用。


  11.退六腑

    部位:小臂後側,自腕橫紋至肘部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兩指指腹自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注意:退六腑大寒,相當於中藥之犀角、羚羊角,非40℃以上之高熱,不可輕用。


  12.分推肩胛骨

  操作:沿肩胛骨骨縫從上向下推如彎月,名“分推肩胛骨”(如箭頭所示),本手法宣肺止咳,對久咳急氣患兒適用。


  13.揉肺俞
  部位:第三、四胸椎間,正中線旁開1.5寸處。
  操作:用雙手拇指指尖作揉法(右手為順時針,左手為逆時針)。
  14.推脊柱

  部位:上起大椎穴,下至尾骨之間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指指腹由上而下直推,名“推脊柱”,為退熱重要手法。


  15.推尾椎

  部位:自第4節腰椎到尾骨之間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為補,又名“推七節”;下推為“清七節”。補法止瀉,清法治便秘。


  16.揉長強

 

  部位:肛門與尾骨之間。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長強”。可止瀉。
  17.捏脊

 

  操作:以雙手拇指與食指併攏,從尾椎骨沿脊柱兩側向上捏(成人高血壓患者從頸部向下捏至尾椎骨),連皮帶肉用力捏起即放下,一起捏至頸部髮際處為止,以脊柱兩側皮膚微有潮紅為有效。
  說明:捏脊多用於治療小兒積聚一類的疾患,如食積、疳積、嘔吐、便秘、泄瀉等,故又稱“捏積”;還可消除肝、脾腫大,並有醫治百病與抗癌作用。
  18.揉內關

  部位:伸臂仰掌,腕橫紋上2寸(以患者的手量)兩筋之間。有寧心安神,鎮靜止吐作用。


  19.揉、壓足三里

  部位:外膝眼下3寸(用患者的手取),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說明:在周老小兒推拿諸多病例中,唯有“急救中毒性菌痢患兒”一例,用的是指壓雙足三里附近的“高升點”,其餘皆按揉足三里。有強壯、消炎、治胃腸道疾病作用。


  20.揉三陰交

  部位:內踝尖上3寸(用患者的手取),脛骨後緣稍後。


  附:小兒推拿用潤滑劑
  為減輕摩擦,避免損傷小兒皮膚,損傷時可將薑汁、蔥白汁、酒精或清水等塗於推拿部位,這些潤滑劑可根據病情、時令選用。有強壯、消炎作用,對治腸炎、泌尿系統疾病也有一定的成效。
  二、小兒常見病的推拿方
  摘自《火柴棒醫生手記》
  1.早產女嬰(不足2公斤,第236頁)
  每天捏脊一次(5遍),取左手補脾土​​2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100次,補肺金200次,補腎水200次,揉板門150次,推上三關150次。
  2.先天性哮喘(1歲以下/2歲以上,第170頁)
  取左手補脾土​​200/300次以上,清心火、清肝木各100次/各200次,清肺金300次/300次以上,補腎水200次/300次以上,揉外勞宮100次,推上三關200次,分推肩胛骨(此是主穴)50次/100次。
  3.先天性心肌炎(2歲,第143頁)
  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清肝木200次,清心火200次,補肺金300次,補腎水300次,揉內關300次,揉三陰交300次,捏脊5遍。
  4.中毒性肺炎,高燒41℃(2歲,第42頁)
  清肺金300次,清脾土、清肝木、清心火各300次,補腎水400次,揉外勞宮200次,推上三關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
  5.百日咳(1-2歲,第66頁)
  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肺金300次,補腎水300次,揉外勞宮200次,推上三關300次,分推胛骨100次,揉肺俞50次。
  6.疳積(2歲,第46頁)
  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補肺金、補腎水各300次,揉外勞宮150次,推上三關300次,揉雙足三里300次,捏脊5遍。
  7.疳積兼腸炎(2歲,第153頁)
  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推大腸200次,揉板門2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補肺金、補腎水各300次,推上三關300次,捏脊5遍,揉雙足三里200次,揉雙三陰交200次。
  8.腹瀉(3歲,第53頁)
  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推大腸200次,揉板門200次,推上三關300次,推尾椎300次,揉長強300次,揉雙足三里300次,捏脊5遍。
  9.中毒性菌痢,高燒40℃(4歲,第145頁)
  治痢與退熱雙管齊下: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推大腸200次,揉板門15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補肺金各150次,補腎水300次,推上三關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捏脊5遍,指壓雙足三里附近的“高升點”5到7分鐘。
  10.白血病,高燒40℃(4歲,第127頁)
  採取以捏脊為中心的降熱與水腫的醫治法:取左手補脾土​​300次,清肝木、清心火各200次,清、補肺金各150次,補腎水300次,推上三關300次,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推脊柱300次,捏脊5遍。
  11.休克(5歲,第60、73頁)
  掐人中,掐揉手精威兩穴,捏雙腳太谿、崑崙及揉背部雙肺俞。
  穴位按摩手法:“精威”是“精寧”與“威靈”之合稱。此兩穴在手頸部兩側用單拇指甲掐之,或用中指端作揉法,兩穴掐5-10次,揉100-200次。
  12.感冒發燒(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清肺金300次,清心火、肝木各200次,補腎水、脾土各300次,推三關300次,推天河水300次,推脊200次,若高熱40度以上,加退六腑300次。
  13.感冒咳嗽(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清肺金300次,補脾土 ​​、腎水各300次,揉外勞宮100次,推三關300次,分推肩胛骨50-100次,揉肺俞100次。
  14.嘔吐(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脾土​​300次,清大腸(從虎口推向指尖)100次,推板門(從掌根推向指尖)100次,按雙足三里3-5分鐘,揉湧泉100次(左旋)。又吐又瀉,加揉尾尖300次,推尾椎300次(由下向上)。
  15.便秘(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清大腸300次(由虎口推向指尖),清脾土300次,清心火、肝木各200次,補腎水300次,清肺金200次,指壓雙外關穴3-5分鐘。
  16.小兒夜啼(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清脾土各15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補清肺金各150次,補腎水300次,捏脊(自下而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17.遺尿(五歲以上小兒,五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脾土​​800次,補腎水800次,推三關300次,揉丹田20分鐘,按壓百會2-3分鐘。
  18.脫肛(五歲小兒,五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脾土​​300次,推大腸100次(從指尖推向虎口),補肺金300次,推三關300次,揉外勞宮100次,摩丹田5分鐘,推尾椎(向上)300次,揉尾尖500次,壓百會2-3分鐘,捏脊,自下而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14.小兒盜汗(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肺金300次,補脾土 ​​、腎水各30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揉外勞宮100次,捏脊,從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
  20.小兒口舌生瘡不吸奶(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清心火、肝木各200-300次,清肺金300次,清脾土300次,補腎水300次,揉內、外勞宮各100次。
  21.小兒皮膚病與瘙癢症(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清肺金300次,清心火與肝木各200次,清脾土300次,補腎水300次,清心火與肝木各200次,清脾土300次,補腎水300次,捏脊從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揉雙曲池穴各100次。
  22.小兒腹脹不適(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清脾土300次,清大腸200次(由虎口推向指尖),清板門200次(由指根推向指尖方向),清心火、肝木各100次,補腎水300次,捏脊從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壓雙足三里2- 3分鐘。
  23.小兒厭食(兩歲小兒,兩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脾土​​300次,清肝木、心火各200次,補肺金、腎水各300次捏脊從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捏5-7遍,壓雙足三里2-3分鐘。
  24.小兒舞蹈症與多動症(四歲小兒,四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清脾土400次,清肝木、心火各300次,清肺金300次,補腎水500次,揉雙合谷、雙太衝各3-5分鐘,捏脊,從下向上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25.小兒大腦發育不全(四歲小兒,四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脾土​​500次,清心火、肝木各300次,補肺金、腎水各500次。揉雙合谷、雙太衝各3-5分鐘,捏脊,從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26.小兒自閉症(五歲小兒,五歲以上酌加,以下酌減)
  穴位按摩手法:補脾土​​500次,清肝木、心火各400次,補肺金、腎水各500次。揉雙合谷、雙太衝各5-7分鐘,捏脊,從下向上捏,每天捏1-2次,每次5-7遍。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社會生活、工作高節奏進行,據調查顯示,心理因素是引發麵神經麻痺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神經麻痺發生前,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存在身體疲勞、睡眠不足、精神緊張及身體不適等情

況。其實,自己掌握一些簡單的按摩手法和按摩穴位就可以有效預防中風面癱的發生。
   

工作之餘,經常按摩絲竹空、四白、迎香、地倉、下關這五穴就可以明顯降低中風面癱發病機

率,特別是對於中老年人等中風面癱高發人群更要注意。按摩手法為雙手食指用力按壓上述五

穴位並以順時針方向揉動,這五穴位置如下圖動畫所示:


注:以上按摩穴位如換作針炙則效果更佳,但考慮到操作方便性,按摩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http://all100.bokee.com/7012229.html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泰式按摩  

 

泰式按摩發源於古印度的西部,創始人是古印度王的御醫吉瓦科庫瑪,他至今仍為泰國人民奉為醫
之父。他的傳統醫藥知識及按摩知識技法由傳教的僧人帶入泰國,並由泰王召集,廣泛吸收他們的
傳統醫藥及按摩的寶貴經驗,把這些經驗銘刻在大理石上,鑲嵌於瓦特波的臥佛寺的游廊壁上。故
此地成為訓練傳統泰式按摩的基地。

泰式按摩是古代泰王招待皇家貴族的最高禮節。主要分為保健按摩和娛樂按摩兩類。
◎特點
1.向心性︰
泰式按摩一般從足部開始做,並向人體中心部位以點壓、按結合的手法進行按摩。

2.細膩性︰
泰式按摩多采用細膩的指壓法,著重對人體四肢和大肌肉群進行重複拉伸推捏等,使手掌心的力量
均勻滲透到肌肉深處,以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

3.關節活動性︰
通過指壓後頸部、腰部、四指部的旋轉,扭動反扳背法等手法的廣泛應用,達到活動關節,舒筋活
絡的作用。

4.治療、保健二重性︰
泰式按摩具有明顯的消除疲勞、放鬆肌肉、調暢情志等作用,同時對肌肉損傷、痛風、炎症等有明
顯療效。

◎作用
按摩是通過手法的物理刺激,作用於人體體表面的特定部位,經皮膚滲透到肌肉、筋膜、肌腱、骨
關節、神經、血管、淋巴等組織,通過神經和體液的調節及軟組織和骨關節的調整,產生一系列生
理、病理變化,而使肌體功能恢復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過去,醫學不甚發達,在泰國若身體不適,就會以泰式按摩來治療,其技法為注重按、壓、揉,進
一步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排毒功效,所以在按摩隔天,部份肌肉可能會感到酸痛或是感覺疲累倦怠
,其實這正是昨天的按摩讓您身體氣血不通之處,打通”任督二脈”。如今,泰式按摩也已經成為
一種時尚的養生及保健儀式,深受各國喜愛。

一般而言,按摩的程序從足部開始,透過推、拉、扳、按、壓、揉、拿身體各部位,促使血液加速
循環,進而推動經脈末梢神經,致使肌肉放鬆,按壓的動作看似用力、但卻極為柔和。整個過程循
序漸進,依各個穴位及肢體,左右對稱地按部就班地自腳向心臟方向延伸,一直按摩到頭頂。

經驗的按摩師會巧妙地運用手、肘、膝、大腿等肢體借力使力,引導被按摩者以類似瑜珈伸展的姿
勢放鬆肌肉,再加上類似音樂節奏富有節拍性地輕緩柔急地指壓穴道,讓人忘我地漸次地達到放鬆
效果。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拿背部《膀胱經》及《督脈》﹍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系統

http://www.dls.ym.edu.tw/neuroscience/auto_c.htm

----------------------------------------------------------------------------------------------------------------------------------

 

自律神經失調,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呢?

1. 頭:頭暈、偏頭痛。 2. 眼:視線模糊、或者眼前發黑。 3. 耳:耳鳴、或者聽力減退。 4. 喉嚨:發癢、異常咳嗽(類似感冒症狀)。 5. 手:發麻、發抖、發冷。 6. 腳:下肢麻木。 7. 肌肉、關節:肩膀及全身肌肉酸痛、多處神經痛、背部及腰部緊繃疼痛。 8. 呼吸器官:呼吸困難、呼吸肌肉緊繃酸痛、類似鼻塞而無法呼吸、不自主深呼吸或嘆氣。 9. 心臟:心跳加速、心跳強勁、心臟無力感、胸悶、胸部壓迫感。 10. 血管循環:血壓起伏變動、頭昏眼花、手腳冰冷、臉部潮紅燥熱、姿勢改變就暈眩、偏頭痛。 11. 消化器官:噁心、嘔吐、胃部發熱、胃部痙攣、腹脹、腹部疼痛、便秘或腹瀉、腸胃蠕動異常、便意感頻繁。 12. 膀胱:膀胱神經敏感、尿意感頻繁、頻尿、殘尿感、尿床。 13. 皮膚:多汗、不出汗、皮膚乾燥、全身發癢、發燙、發冷。 14. 精神症狀:焦躁易怒、莫名奇妙的恐慌不安感、感到寂寞孤獨、莫名悲傷、記憶力減退。 15. 全身症狀:全身倦怠、異常疲勞、全身無力、缺乏食慾、失眠、淺眠或多夢、白天賴床睏倦。

以上這些症狀僅供參考,如果有這些症狀出現,就要開始仔細思考”自律神經失調”的可能性了,但是上述症狀也和憂鬱症類似,所以難免被誤診為”憂鬱症”,我必須強調,心情不好或者情緒差,不代表你得了憂鬱症,事實上憂鬱症的檢驗有一套很嚴格的標準,但是在台灣的健保制度下,因為必須衝門診量,所以很多病人無法得到良好的醫療,像這類的病人因為找不出正確的病因,每天受身體症狀折磨,身旁的家人和親友也沒法幫你,最後日漸憔悴,體力逐漸衰弱,無法繼續工作,因而每天活在品質差的狀況之下度日,就算沒有憂鬱症最後也會得到憂鬱症,所以自律神經失調症最嚴重的併發症是憂鬱症(個人認為幾乎都逃不掉這種下場)。如果同時合併憂鬱症與自律神經失調,應同時合併評估與治療。

來源:活力藥師網

天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